提問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新聞報道質量的優(yōu)劣,因此能否掌握提問的技巧和風格,實現(xiàn)有效的提問是采訪的關鍵。比如而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石家莊簽名售書時,一記者采訪她時曾提問:“你如何看待中國目前的新聞輿論監(jiān)督作用,你怎樣處理生活和事業(yè)的關系?”當時敬一丹聽后回應說:“你的問題太大了,恐怕我回答不了。好的提問決定著成功的采訪和成功的寫作,如何提問也是令很多人頭痛的問題,今天就來給大家整理一下提問時候的技巧。

1、開門見山式。
這種形式一般適合于兩類采訪對象:一是記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層次高、社會經(jīng)驗豐富的干部、學者等。前者因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過于客套、寒暄反而顯得見外;后者則有相當?shù)纳缃唤?jīng)驗和社會經(jīng)歷,適應性比較強,容易領會記者的意圖。
既然是開門見山,提問的難度一般不大,只要注意提問切題、到位就可以了。但是這樣一來提問的效果往往會缺乏生動性和深刻性,這就需要記者事先準備采訪提綱時要周密、具體,另外談話時還要有意識地按步驟引導和深入挖掘。
2、啟發(fā)引導式。
一些采訪對象面對記者不免有些緊張,特別是面對攝像鏡頭時,常常對記者的提問表現(xiàn)得茫然不知所措。這個時候,記者千萬不能著急,更不要誤判,以為采訪對象不配合、不合作,而應該擺出一個內緊外松的態(tài)勢,即思想、心理活動仍積極進行,外部神態(tài)自然輕松,然后發(fā)揮“磨功”,與采訪對象“閑泡” ,力爭做到:他緊張你輕松、他冷淡你熱情,他言者無意你聽者有心,抓住機會,一舉突破。
3、正面激問式。
就是平常所說的“激將法”,記者通過一定強度的刺激設問,促使采訪對象的感覺由“要我談”轉變?yōu)?ldquo;我要談”,從而打開采訪通道。這種形式常見于謙虛不想談、有顧慮怕談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談的采訪對象。

4、開放式
開放式問題即記者拋出的問題沒有可選擇的答案,也不能用是與否來回答,需要受訪者自由作答。開放式提問,記者能獲得更加全面、更有深度、更有價值的回答,在很多情況下,這類回答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但也正是因為問題的開放性,僅采用開放式問題,會使訪談本身不好控制,不利于后期資料的統(tǒng)計和分析。
5、封閉式
封閉式問題大多是選擇問,記者要事先準備好備選答案,以便受訪者從中選擇。雖然封閉式問題限制性很強,但這類問題,卻可以使記者在訪談中更有針對性地了解到具體信息,也能讓比較內向的受訪者準確的說出更多信息。
這兩類提問方式各有優(yōu)劣勢,需要孩子們根據(jù)事先了解到的受訪者性格、背景兩種提問方式結合使用,才能達到更好的訪談效果。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wǎng)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