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采訪就是新聞寫作的根本。只是通過采訪的方式獲得素材,回來一會通過整理、寫作、完稿、發表。不采訪就寫作就無米之炊,就算可以寫出文章,也是天方夜譚罷了。所以新聞工作者必須充分理解采訪的內涵,掌握采訪的各種方式,增強采訪的本領,為寫作收集豐富的資料。對不同的場合以及不同的采訪對象,采訪的方式也應該不相同的,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一下有哪些采訪的方式吧。

一、新聞發布會采訪
新聞發布會往往采取新聞發言人先發言,然后記者進行提問的方式進行。有的新聞發布會有時會有一個通稿。發稿時,把通稿改成自家媒體所要求的樣子就可以了。有的沒有通稿,要記者自己寫。
此外,關鍵的一點是記者能否在新聞發布會上得到提問的機會。因此,在參加新聞發布會之前,應當準備幾個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問題。新聞發布會上的提問,代表記者本人以及所在媒體的業務水準。到了會議提問環節,記者要大膽舉手,大膽提問。這樣,便可以獲得自身媒體的獨家信息。在媒體刊登時,會有與眾不同的面貌。
人民日報的一位記者說:“參加記者招待會,對我來說就像參加一場刺激性很強的競賽。進入這種場合,我全身的神經都活躍,全部的知識儲備都動員起來,很快就進入興奮狀態,你完全可以期待自己超水平發揮。”

二、現場隨機采訪
這種方法沒有特定的采訪對象。記者或在現場,或在生活中把看到的、聽到的新聞事實收集起來,有時偶然會問一下路人甲、路人乙。這種采訪,看似有點盲目,實質上采訪者心中是有數的。因為隨機采訪中有用的內容將成為新聞素材。而那些無用的材料(可能是大量的)將被刪選出局。
比如說,最近中國女足拿到了東京奧運會入場券。這一件事在社會上反響較大。媒體可派記者在街上隨機采訪路人,聽聽他們的想法與心聲,肯定會得到許多真實的內容。在采訪前,記者應設計好幾個題目。采訪中,要態度誠懇,干脆快捷,對采訪的人數要有一定的數量要求。
三、電話采訪
電話采訪可以節省時間,也可以減少財力、物力的消耗,因為記者可以跨越空間通過電話進行采訪錄音。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電話采訪雖然做到了省時省力又省錢,但采訪效果一般不如會面采訪。
電話采訪時要把電話設置在免提狀態以利于聲音的采集,如果不是在免提狀態下,即使耳朵能聽清聲音,但由錄音設備采集錄制之后往往聲音會很低。也就是說,耳朵能聽清的音量并不能保證錄制以后的聲音依然清晰,所以采訪的時候盡量將電話置于免提狀態。在免提狀態下的電話采訪,一定要注意保持環境安靜,因為電話在免提狀態的時候,電話收聲的效果不同以往,會將周圍的聲音都傳到對方的耳朵里。電話采訪最好使用固定電話,用手機做電話采訪容易產生兩個問題,一是容易出現因為手機信號不穩而導致聲音不清楚乃至采訪中斷,二是手機在通話狀態會產生很強的電波,手機電波會對錄音設備尤其是攝像機產生信號干擾,以致在聲音錄制當中始終伴隨著吱吱的干擾雜音。


熟練的掌握面對各種場合以及對象的采訪方式可以讓你的采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新聞寫作的基礎就是新聞采訪,所以這采訪的方式就是重中之重的要點
藝考的小伙伴們要深深地記住這一點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