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0-02
電影畫面是現實再現的一種手段電影畫面是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
電影畫面既具有劇作因素,又具有造型因素,是兩者相結合的表現銀幕形象的具體視覺單位。
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任何一門藝術,它都必須是反映客觀現實的,電影也是一定現實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文學、戲劇、舞蹈、音樂、繪畫等各種文學藝術,反映現實的手段和表現形式各不相同。文學是通過語言反映現實的,它的藝術形象是通過生動、精確、富有創造性的語言來表達的,因此,文字和詞匯便是文學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手段。而電影畫面是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電影是通過一幅幅具體的、可視的、富有表現力的畫面反映生活、闡明主題思想、塑造藝術形象,所以我們說電影畫面是電影反映現實的手段,是電影藝術家用來反映生活、反映現實的基本表現形式。它也必然反映藝術家的立場、觀點、藝術水平和風格。
攝影機的照相性決定了電影畫面反映的是客觀現實。即凡是呈現在攝影鏡頭的視野范圍以內的一切物體,都能被客觀地如實地紀錄在膠片上,并通過畫面在銀幕上呈現出直觀形象。而不在攝影鏡頭視野范圍以內的東西,則不可能表現在銀幕上。同時,拍攝故事片、科教片、新聞片時,鏡頭前的一切又是經過導演和攝影師組織、加工,或者選擇后體現了他們的創作意圖的。因此電影畫面既是客觀的、可視的,又是具有一定內含、富有一定感染力的;既是物體外在形象的客觀紀錄,又是能表現攝影、導演等主觀意念、愿望支配下塑造的藝術形象。
總之,認識電影畫面的作用,不外乎從這樣兩個方面來看一是電影畫面自身在影片中的作用,二是電影畫面對觀眾所產生的影響。
從以上的論述歸納來看,電影畫面在影片中的作用一般應該具有:敘事作用,深邃的內涵作用(也可以說是畫面的滲透力、畫面的張力)、審美作用等比如《逆光》中有這樣一組鏡頭:
近跟公共汽車的車門邊,售票員執著一小旗的手快速打著,“梆,梆!”汽車進站了,車門打開,人們蜂擁而上
全俯 車門下,黃毛奮力地向車上擠來。
中 人們排著隊上車,廖星明、夏蘿剪、蘇平也在人群中,隨著入流向汽車里擁去全 人們爭先向車里擁去
中 人手向車門的把手抓去。
近 人腳紛紛地踏著車門梯
轉一全 一只書包被車門夾在門外(鏡跟搖),汽車樣行駛著遠去,人流,車流在鏡前閃過,快速流動著。
以上這7個鏡頭基本上是起著敘事作用,以畫面可視的具體形象,敘述了“擠車上班”這一生活側影,并通過這幾個鏡頭自然地引出劇中幾位主人公。
《天云山傳奇》中,晴嵐死后,銀幕上連續出現了這樣幾個特寫:
特 桌邊蠟燭燃盡了最后一段,斑班燭淚,一縷青
特 竹桿上,掛著馮晴嵐那件曾經是美麗鮮艷的破羊毛背心,它在晨風中徽微晃動。
特 灶邊,切了一半的咸菜和案板、刀
特 綴有補丁的退色舊窗簾半掩著窗戶,一動不動。
這一組畫面絕不是單義的表現:燃盡了的最后一段蠟燭、破羊毛背心,切了一半的咸菜和那綴有補丁的舊窗簾,而是透過這些可視的具體形象滲透出深邃的內涵:為了追求最珍貴的“革命的理想、信念、情操和愛情”,馮晴嵐歷盡了人生的坎坷與艱辛,它們是她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的見證。它激起觀眾對馮晴嵐的崇敬與哀悼。
這是畫面的深邃的內涵的作用。
同樣,影片《沙鷗》中表現的熊貓拍照,對圓明園舊址的回憶等畫面,也都具有引人深思,激人聯想的意義。
此外,由于電影畫面為觀眾提供的可視形象,是經過導演和攝影的選擇,又以構圖、光色處理、場面調度等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加工過的藝術形象(包括前面所舉的《逆光》那段敘事作用較明顯的畫面),因而能激發人的感情,給人以美學意義上的認識與思考。我們視它為電影畫面的審美作用。
電影畫面對于觀眾來講,首先是它的可視性在起作用。觀眾是通過視覺器官來認識和了解畫面提供的形象的。其次畫面的形象不僅要作用于觀眾的眼睛,而且要通過眼睛去感染人的心靈,引起人的聯想與思考。“因此,畫面再現了現實,隨即進入第二步,即在特定環境中,觸動我們的感情,最后便進入第三步,即任意產生一種思想和道德意義。”①正如愛森斯坦認為的,畫面將我們引向感情(即感染活動),又從感情引向思想。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