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0-02
電影本體論——現代電影理論中所述的長鏡頭,不是傳統電影理論中所的短鏡頭、長鏡頭,也不是蒙太奇語言構成中的長、短鏡頭。蒙太奇構成中、短鏡頭是一個物理概念,是指鏡頭的長、短尺度,在長短鏡頭的分野上直沒有準確的量的規定,只在人們約定俗成中,以感性經驗模糊認同的長鏡頭。
長鏡頭的概念是在安德烈·巴贊提出了電影本性、電影的本體是什么的代電影的理論命題之后,在對電影鏡頭建構的景深鏡頭理論中提出的。但在巴費的理論體系中,他從未明確提出過“長鏡頭”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巴贊之后,在后人對巴贊的電影本體論、景深鏡頭理論的持續研究中,由卡斯比埃、安德魯斯、漢德遜、米特里、魏茨曼等人補充、修正、完善了的被他們稱之為”巴贊的長鏡頭理論”的。而什么是長鏡頭”,巴贊未提其后的各位長鏡頭理論的研究者也各執一言,并沒有嚴格的理論界定。致使五六十年代西方電影理論界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的“蒙太奇與長鏡頭”的理論爭霸,一直在打亂仗。蒙太奇論者強調長鏡頭屬于蒙太奇范疇,是蒙太奇內部長鏡頭”。漢德遜稱,長鏡頭是“未經剪輯的片斷,即我們稱作長鏡頭的東西”。麥茨則是把景深鏡頭與長鏡頭并列起來論述,稱長鏡頭是鏡頭一段落,把段落鏡頭與景深鏡頭分類表述。不過,他們在長鏡頭的研討中,對巴贊的景深鏡頭理論都有新的補充與發展,魏茨曼在研究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或就之后,總結出長鏡頭的一種美學功能為:“景深鏡頭和連續拍攝表現出完整地把握事件的追求”;卡斯比埃從巴贊與愛森斯坦的比較中,歸納了長鏡頭的美學特征:“時空完整,意義含糊,從各種角度看動作的可能性”,“巴贊認為長鏡頭拍下的內容應該是完整的動作”。
景深鏡頭理論的提出,巴贊是針對蒙太奇理論的,是電影本體論在鏡頭中的延伸。巴贊的景深鏡頭的美學原則是其后長鏡頭理論的美學內核和支柱。在著名的《蒙太奇運用的界限》一文,巴贊提出了這一鏡頭理論的美學原則:“若一個事件中主要內容要求兩個或多個動作元素同時存在,蒙太奇應被禁用。”那么該用的便是景深鏡頭——長鏡頭。巴贊在《電影是什么?》的論文集中,反復強調:“空間的真實;沒有空間的真實,活動的畫面就不會構成電影”,“電影的特性,就其純粹狀態而言,僅僅在于從攝影上嚴守空間的統一性”。
由此,長鏡頭的美學概念可以表述為:在一個統一的時空里不間斷地展化乎速藝新框現兩個以上的動作或一個完整事件的鏡頭為長鏡頭蒙太奇句式中的長鏡頭一般不單獨表現兩個以上的動作或事件,不具條獨立表述的功能。蒙太奇的表述職能產生于鏡頭與鏡頭之間相互關系的集合中 。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