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7-11-27
21世紀是一個經濟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攝影方法也得到了飛速提升,各種高端拍攝法,各種絢麗的視覺效果照片層出不窮,攝影發燒友越來越多。然而,靜心拍攝,合理運用拍攝技術更加難能可貴。在風光攝影領域,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沒事就來長曝光真的好嗎?
不少初學者,對長曝光有著特殊偏好。無論什么光線條件,他們都喜歡裝上減光鏡,來個至少半分鐘的長曝光,然后興奮地對著拍出的照片傻樂。“哈哈,我也能拍出這么有逼格的長曝光照片了!”
例如,在拍攝流動水體時,我們經常會選擇霧化或拉絲特效。前者需要30秒曝光,而后者只需要0.5秒,是不是后者的效果就沒那么好?未必。
并不是只有30秒以上的才算長曝光,1/2,1/5秒其實也是長曝光。此外,也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需要用到長曝光技法。
是否應該使用長曝光技法,應該基于自己對拍攝環境的理解,想象,再加上現場因素而決定。看下面一個實例:
墨爾本企鵝島,3分鐘曝光
這是企鵝島的一組沉船殘骸。在拍攝前我了解到,這片殘骸已有百年歷史,還有一系列鬼神傳說,所以我將“神秘”作為拍攝主旨。
前景的石頭被潮水覆蓋至半截,日落光線側打在石頭的一面,當天的云恰好又成瓦片狀,能拍出完美的拉絲效果;所以,最后使用的是ND10,曝光3分鐘,以達到霧化水流和天空拉絲的效果,最后為了彰顯神秘和年代感后期轉為黑白。
需要說明的是,大部分長曝光題材其實用不到ND10,ND6就足以勝任。因為,ND10需要三分鐘以上的曝光時間,而許多精彩瞬間是不等人的。
再來看一個例子:
新西蘭南島,大圓石,0.5秒曝光
新西蘭南島大圓石是個很受歡迎的點,這里根據潮位的不同變化可以有多種拍法,而不是只有一味的慢門拉絲。
上圖一張0.5秒的曝光,正如前面所說0.5秒也是一種表現拉絲狀效果的長曝光。由于現場的潮位非常適合于拉絲作為前景表現,才選擇了不同的快門速度展現動感。
那么在潮位沒有那么完美的情況下又該怎么拍呢?
這張不是長曝光,但效果也同樣不錯。由此看出,在缺少相對完美的條件時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完成拍攝,而非只有長曝光一種。
相反,當我們遇到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光線條件時,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握住關鍵元素以免浪費精彩的瞬間。
例如彩虹,耶穌光,火燒云,佛光或是一些奇特的自然現象時需要“速戰速決”,抓住決定性瞬間,長曝光就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了。
張掖丹霞雨后彩虹,稍縱即逝的美景
所以,是否需要長曝光最終取決于攝影師有效的判斷或想象力以及對現場環境因素的考量而決定,只有經過嚴謹思考的拍攝才是王道,善用長曝光。
注意事項二、一定要用三腳架嗎?
三腳架可以使用最低的ISO,來獲取最佳畫質。可以說,風光大片幾乎都離不開三腳架。但使用三腳架,也并不是完全有利而無害的。
扛著腳架到處跑比較費力,這還是小問題。關鍵是用慣了腳架以后人會變得“懶”起來,一些出其不意的視角可能就被你錯過了;
而當你放開束縛取下相機,你的拍攝地點和視角就會有更多選擇,很可能會有全新的收獲。三腳架的用途是為了提供最大程度上的穩定性,延長曝光時間,或是或是為了后期曝光合并時利用相同機位不變的優勢而有效的對齊圖層。
而在最能出大片的戶外風光攝影領域,三腳架的地位卻頗有些尷尬。因為戶外風光攝影經常要涉及長距離徒步穿越,高海拔露營作業,以及專業攀登等。
在這些情況下首先考慮的是負重,只有相對安全輕松的負重才能保證進展順利,這是大前提。帶不帶三腳架,讓很多攝影師十分糾結。
不過,不帶三腳架,也未必就一定拍不出高畫質的好片。
新西蘭南島庫克雪山徒步手持拍攝
量力而行,切勿養成離開三腳架就不會拍照的習慣。單日重裝徒步旅拍可以考慮不帶,除了日出日落,大部分題材都能手持正常拍攝;長時間重裝徒步可把腳架交予背夫或駝隊攜帶;帶了腳架也不要沒事就拿出來,老老實實安全趕路才是正道。
注意事項三、只在“黃金時間”拍真的好嗎?
日出日落時光線最柔和,被稱為“黃金時間”。晚霞中的火燒云就更不必說了,是出大片的最佳時機。有的攝友甚至非要等到這個時間段才拍攝。
我也知道這時候出片最好,我也巴不得天天滿天紅霞,但日程安排沒法等太久,天氣也不歸我控制,糾結于黃金時間只會錯過更多拍攝計劃。
實際上,并不是只有在最佳條件下才能出片的。陰郁的天氣其實也別有一番風味,充滿了變化和特殊的氛圍感,頗具沖擊力。
很多題材的風光并不一定適合于黃金光比拍攝,例如瀑布。
拍攝瀑布時我們往往會選擇在特定的光照范圍內拍攝,這些光照條件出現的時間通常也都不在日出日落,而是正午或白天的某一時段。
此外,在非黃金光比時可選擇性的拍攝一些適合后期轉黑白的題材以提高出片率,特別適用于長期戶外徒步攀登。
既拍則安,多嘗試一些其他光線風格攝影創作,鼓勵越是看到極端天氣越出門拍攝。當然,要注意安全和器材防水。
注意事項四、不要迷信“熱門拍攝地”。
經常看攝影和旅游雜志的攝友們,都會知道不少熱門的“最佳拍攝地點”,認為“去那兒就能拍出好片”,于是一窩蜂地扎堆過去。
看到“開往春天的列車”好,就全都跑到居庸關鐵路沿線猛拍,把火車都逼停了;聽說新西蘭美,又都往那邊跑,弄得機票都漲價了......
優秀的攝影人,一定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考,即使去到萬人拍遍的機位,也要力圖拍出一些有新意的東西。
舉個例子,同樣是迎客松,同樣的機位,你也可以拍出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中規中矩的“普通版”迎客松
柔焦特效,特殊光線的迎客松
追熱點、使用經典構圖都沒有錯,因為模仿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高效的模仿是從中學習到利弊而加以改良;但是只模仿,不改進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如果你的照片乍一看都不錯,可大部分都只是照搬前人拍過的機位和構圖和后期風格,每張都似曾相識,這種模仿已經失去了藝術最根本的獨特性。
風光攝影者可以嘗試避開熱門風光拍攝地,盡量用自己的思維見解拍攝,哪怕在反復的錯誤里摸爬滾打從而建立自己的拍攝體系。
以上是風光攝影的一些注意事項。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學習過程中,除了模仿,更要大膽創新。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