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9-08-06
本文繼續上篇文章的《羅馬環城高速》視聽語言分析,來看看接下的內容是什么吧。
三、充滿變奏魅力的同期聲
影片不僅把攝影機機位和角度做到極端, 也把聲音做到極致,導演努力呈現只有同期聲的 感覺。
雖然影片從頭至尾采用的都是同期聲,但 同期聲的運用和剪輯非常出彩,無處不有生活細 節的生動體現。開篇用救護車的鳴笛聲警醒了觀 眾,它急促、危險,開篇的基調便奠定了這將是 我們每個人真實生活的電影。隨著影片的進行, 醫療救護人員的屢次出場,救護車獨有的聲響變 成了他的主題自然音響,和主題音樂有異曲同工 之妙,這特別的鳴笛聲也詮釋著他的職業。此外, 片中還出現過兩位女性,她們在并不豪華的車里 討論著警察、法律、社會。談論自身經歷的短發 女性是一個愛唱歌的女人,雖然她曾遭遇過不公 的對待,對這個世界的法律實現持悲觀態度,可 她仍是樂觀向上的。我們從她悅耳的歌聲中能充 分感受到她積極面對生活的力量,經常哼唱的曲 調也成了她個人性格的主題音樂。老植物學家花 費大量時間研究蠶食棕櫚樹的甲殼蟲,了解它們 的習性,采集它們的聲音。這種昆蟲四處踐踏, 直到那里被完全摧毀。最后,他終于找到一種方 法,通過分離甲殼蟲傳播警報的聲音,向它們發 出聲音,發起“復仇”。老植物學家對棕櫚樹的 心疼和擔憂,如同導演對羅馬的心疼和擔憂,這 種情緒逐漸蔓延到觀眾心里,羅馬的現狀令人堪 憂。棕櫚樹成年累月地被侵蝕,羅馬也成年累月 地被侵蝕而無法自我防御。甲殼蟲狂歡的聲音是 棕櫚樹哭泣的聲音,是羅馬隕落的號角。
影片的最后,如開頭一樣回歸到公路的畫 面,首尾呼應點題,并響起了音樂。結尾的眾多 公路監控畫面配上音樂,似乎是導演在總結,這 就是他眼中的羅馬環城高速公路 GRA(Grande Raccordo Anulare)。羅馬,一座不再只是我們 想象中的集宗教、歷史、文化、浪漫、時尚于一 體的城市,而是一個全面的真實的甚至陌生得出 乎意料的城市。片尾歌曲曲調歡悅,像是對這平 凡生活的贊詠,像是給已黑幕的片子提亮色調, 像是期望片中的人們生活得更好。
整個影片的聲音,時而歡快,時而緊張, 時而恬靜,時而憂傷,不就如同我們對生活的感 受,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充滿韻味的同期聲儼 然合奏成一曲妙趣橫生的生活變奏曲。
四、結尾
作為特殊視聽媒介的電影通過對視聽語言 的運用,賦予它某種風格,生動地展現拍攝對象 的特點,表達出導演對世界的看法。電影的影像 和聲音就像人的感官系統視覺和聽覺,二者相輔 相成不可分離,缺少任何一項都會減少舒適感。 那些通過環城高速不斷進入城區的汽車,就像吞 噬棕櫚樹的甲殼蟲一樣,貪婪地侵蝕著、消耗著, 甚至毀滅著羅馬。散落在環城高速公路邊的小人 物們,就像被甲殼蟲翻出的棕櫚樹碎屑,飄散然 后消散。
原文作者:吳悅琳,女,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紀錄片創作。
作者單位:云南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院
(文章取自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