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別的定義 是指被攝主體和畫面形象在電視屏" />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2-28
景別是我們在學習視聽語言的時候聽到的最多的詞匯。那么到底什么是景別呢?一起和中影人藝考編導培訓來看看。
(一)景別的定義
是指被攝主體和畫面形象在電視屏幕框架結構中所呈現出的大小和范圍。
(二)決定畫面景別大小的因素有兩個:
一是攝像機和被攝主體之間的實際距離,二是攝像機所使用鏡頭的焦距長短。
鏡頭焦距越長,畫面景別越小;鏡頭焦距越短,畫面景別越大。
特寫是大圖像小景別,全景是小圖像大景別
(三)景別的分類
景別就是攝影機在距被攝對象的不同距離或用變焦鏡頭攝成的不同范圍的畫面。電影為了適應人們在觀察某種事物或現象時心理上、視覺上的需要,可以隨時改變鏡頭的不同景別,猶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根據當時心理需要或趨身近看,或翹首遠望,或瀏覽整個場面,或凝視事物主體乃至某個局部。這樣,映現于銀幕的畫面形象,就會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在鏡頭拍攝上,也就產生了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景別的確定是攝影者創作構思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別運用是否恰當,決定于作者的主題思想是否明確,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對景物各部分的表現力的理解是否深刻。比如,拍攝芭蕾舞演員的舞姿,若不遠不近恰恰去掉舞蹈者的足尖;拍精心檢驗產品,而手卻不在畫面之內;需要強調神情又遠得看不清面目;需要強調氣氛的沒有給予舒展的空間等,都是思路不清的毛病。至于有些人事先不構思好景別的運用,往往先拍下來再說,需要中景、特寫靠放大后再剪裁,這就是不了解拍攝距離對畫面形象的質量和表現力的影響。要保證完美的畫面質量,景別的確定要盡可能在拍攝時一次完成。
景別的劃分,一般可分為五種,由近至遠分別為特寫(人體肩部以上)、近景(人體胸部以上)、中景(人體膝部以上)、全景(人體的全部和周圍背景)、遠景(被攝體所處環境)。在電影中,導演和攝影師利用復雜多變的場面調度和鏡頭調度,交替地使用各種不同的景別,可以使影片劇情的敘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達、人物關系的處理更具有表現力,從而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