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1-21
“我這里問你一句節目策劃你會寫嗎?臺下鴉雀無聲。”開個玩笑,但是從實際來講,我們編導生中會寫節目策劃而且寫的不錯的還真沒多少,不是大概的框架完全不對,就是小細節沒注意到。結果寫出來的策劃方案連自己也說服不了,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找了一篇節目策劃的范文,大家好好參考一番。
《朝花夕拾》電視節目策劃案
1:背景淺析:
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孕育了無數博大精深的文化,像唐詩宋詞,筆墨篆畫一直流傳至今,并成為華夏文明引以為豪同時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古至今文化無論對于哪個民族都猶如血液一般一脈相承,貫通始末,沒有文化的國度就仿佛是沒有思想的行者,就算走再遠也只能原地踏步。
在這場文化盛宴中,一些民間文化藝術也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也許她們并不是引人耳目的主角,但她們始終對文化這股洪流起著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這里打個有趣的比方:如果把主流文化比喻成一頓豐盛的美味佳肴,那么這些民間文化就好像“飯后甜點”以其獨特的魅力與作用為整個宴席增色不少。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民間文化似乎呈現出一種被人淡忘的趨勢,不少民間藝術已經開始“滅絕”,老藝人很難找到繼承自己手藝的合適人選,民間藝術無人欣賞……這的確是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2.同類節目比較:
現今市面上專門性針對民間藝術的系列節目并不是十分多見,即便有也多是以單集形式出現的。像北京電視臺播放的系列節目《我的太陽》其中有一集講的就是一個做牛角弓的民間藝人的故事,可惜的是這一集僅僅是這檔系列節目中的一集。這集《我的太陽》與本次策劃的節目相同之處都是講這類民間藝術的發展和現狀,不同之處在于《我》是以記錄片的形式為觀眾講述一個故事,節目的視角是客觀的,而本節目采取場外+場內的互動方式進行,既能了解故事的本身,又加入了主持人,當事人,以及嘉賓,觀眾的認識(具體內容請參見節目形態)。
此外還有內蒙古電視臺拍攝的《西口風》,也是講一種民間藝術——二人臺。以及《蔚藍色的故鄉》,專門講述蒙古民族的一些民族藝術。這類節目與本節目風格大體相似,最大的區別就在于:節目策劃者個人認為本節目從節目范圍,形式與系列節目的系統性,甚至是深度上都會大于以上舉例節目。
二、節目主體
1.節目名稱:《朝花夕拾》
2.節目核心價值體現:民間藝術同樣是華夏藝術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3.節目核心廣告語:《朝花夕拾》,一起聊聊百姓自己的民間藝術。
4.節目定位:本節目所針對的觀眾群范圍較廣,可以是對民間藝術感興趣的普通觀眾,可以是從事民間藝術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也可以是希望接觸和了解民間藝術的群體,亦可全家一起觀賞。年輕者通過節目不斷增進自己對獨具魅力的民間藝術的了解,年長者通過節目回憶起某些自己曾經熟悉的民間藝術,可謂趣味多多。
5.節目形態:本節目的節目形態從大體上看屬于記錄片形式與訪談形式的雙重結合。在節目兩大部分之一的VCR部分播放節目前就錄制好的針對某一民間藝術的記錄片,另一部分是內場主持人,嘉賓,當事人以及觀眾的討論互動。
兩部分在整個節目中所占比重基本相同,VCR部分可視情況做適當的增減,目的在于讓觀眾在自行觀看節目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對短片內容的主觀看法,而內場部分的訪談則是以客觀視角對短片內容的分析和認識,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觀眾了解短片內容,領會編導意圖。
6.節目風格:輕松,自然,幽默,流暢中又不缺少必要的嚴肅。
7.節目特色:
1), 全面,真實,無加修飾的VCR為觀眾還原最真實最完整的民間藝術。
2),將民間藝人邀請到演播室以最直觀的方式傾聽他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邀請民間藝術專家談談對本次節目涉及到的民間藝術的看法與思考。
4),專家與當事人對場內觀眾與場外互動的熱心觀眾通過互聯網,電話,短信所提問題的解答與討論。
8.節目內容:
版塊<一> 朝花
1),節目開場后,先由主持人將本期節目所要講的民間藝術故事背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如果條件允許(例如本期節目內容講的是一些類似皮影,刺繡,織紡,民族飾物等可以拿到臺上的小件物品)可先將其為觀眾稍做展示,待釣足其胃口后接著再由主持人將話題引到事先拍好的記錄片上。
2),全程播放VCR(不間斷)
版塊<二> 夕拾
1),記錄片結束后畫面切回演播室,由主持人為觀眾介紹本期節目的當事人即此項民間藝術的“藝術家”并有請當事人出場。先請他(她)為觀眾展示或講解一下自己的“寶貝”,若是樂器,歌舞,服飾等可做現場展示,以活躍現場氣氛,必要情況下可請場下觀眾上臺親身體驗,增強節目互動性。現場音響師視情況配樂調節氣氛,稍做娛樂后主持人將針對記錄片中一些重要點和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向當事人提問,然后話題開始過渡到正式訪談(由于是系列節目,每期節目內容不盡相同,故此忽略訪談內容)
2),對當事人的主體訪談結束后,由主持人介紹邀請1-2位專家學者入場,掀起節目第二次高潮。主持人根據編導事先設置好的問題向專家提問,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專業看法,同時帶動當事人一同參與,結合雙方意見一并討論,能讓觀眾獲得兩種不同性質與立場的參考。
版塊<三>有話您請說
1,作為整個節目的最后一版塊也是最能調動內場觀眾情緒和場外互動的環節,場內設置2-3名現場提問的機會(觀眾可自行舉手發問或事先將問題寫到編有號碼的紙條上現場抽取)另外一個機會將由主持人匯總通過各種渠道收到的問題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向專家或當事人發問。
2,節目主體部分此時已經基本結束,此處設置一環節,由當事人說一句對此項民間藝術最想說的話,可以是肺腑之言,希望或是感悟等。本期節目也同時告于段落。
9.節目長度:節目長度維持在45-50分鐘之內,即人的注意力的最佳集中時間。
10.單集節目構成:每期節目都由一種民間藝術單獨構成一集,相對獨立。
11.播出時段:夜間檔。21:30-22:30之間,基本避開黃金時間收視高峰。
12.主持人:阿丘/張泉靈
三、節目推廣
a)節目市場分析:
1,由于本檔節目觀眾定位的范圍較為寬范,故收視群體的局限性相對較小,而收視群體廣又是提高收視率的基礎。
2,將記實形式與談話形式完美結合,相比之下可以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更容易被觀眾接受。
3,主持人極具親和力與個人魅力也是提高節目受歡迎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4,播出時間上選擇了夜間檔,此時段正處收視高峰,觀眾數量較多,而21:30-22:30這一時段又基本上避開了類似“黃金劇場”等好劇與本節目時間上的沖突,盡可能的擁有收視群體。
5,本節目深層所隱含的意圖將會被更多觀眾逐步認可,從而使整個節目的整體價值更為提升。
b)節目推廣計劃
1,在此節目即將接檔前即可在電視臺插播本節目的宣傳片讓觀眾提前了解本節目。
2,網絡,報刊,電臺的宣傳可以更好的推廣此節目,并在欄目網站,合作報刊上開啟針對本節目的專欄,做深層探討,提高節目影響力。
3,如有條件開設一項“朝花夕拾——民間藝術專項基金”收集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為振興民間藝術的捐款與幫助,在為民間藝術做貢獻,體現節目核心價值的同時博得更多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參考《朝花夕拾》的節目策劃方法,親愛的編導生們你們也可以去嘗試一下寫一下自己的節目策劃。當然不要求達到文中的程度,但小編希望,大家能從中學到些東西。最后,祝考試順利。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