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0-29
聲畫對位對位法是音樂中的術語,指在復調音樂中兩個獨立旋律的融合,達成新的音樂意境。影視片(劇)借用來表達聲音和畫面各自獨立,但結合起來產生同一主題的不同“內涵”。
在楊延晉導演的影片《苦惱人的笑》中,記者向女兒講“狼來了”的故事,此時畫面是某市《江城日報》源源不斷地印報和無人問津的殘破報紙。
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當四姨太(鞏俐飾)得到莊主寵幸時,上床前又是洗腳,又是用銅鈴竹板敲打腳面。失寵后,獨守空房,這時傳來隔壁三姨太房中的響板聲、銅鈴聲,更加描繪出她嫉妒、仇恨的心情。前面得寵的鏡頭是聲畫同步,失寵的鏡頭是聲畫對位。
在影片《苔絲》(導演波蘭斯基)中,安吉爾重返苔絲的故鄉,站在空無一人的草地上,追憶當年美麗、天真、活潑的苔絲和姑娘們在此歡歌狂舞的盛況,昔日的樂曲在安吉爾的主觀聽覺中回響,巧妙地揭示了安吉爾對妻子的愛和對自身過錯的懺悔。
日本影片《生死戀》講述了大宮與夏子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運用了現實、客觀和主觀三種音響,來表現大宮復雜的感情。夏子死了,大宮一人凝視著雨中的網球場。忽然,球場上空回蕩起夏子朝氣蓬勃的喊聲:“球太高了,球太高了!“同時夾雜著夏子銀鈴般的笑聲和擊網球的”砰、砰”聲,三種音響的”交響”,生動面形象地傳達出大宮此時痛苦面復雜的思念之情,非常感人美國影片《教父》中,當第二代教父麥克爾·柯里昂在教常行洗禮時導演作了如下精彩的鏡頭設計:
全景:神父問:“麥克爾·弗朗西斯·柯里昂”。畫面上目光劑的神父正在為嬰兒洗禮。
近景:麥克爾毫無表情的臉。神父的畫外音:“你棄絕魔鬼旦嗎?”
全景:電梯門里一家族的頭領被掃射身亡。
近景:麥克爾冷冷地說,“我棄絕!”
全景:一家賓館的床上,麥克爾的另一夙敵被射穿頭顱和眼晴。(槍聲)
特寫:麥克爾在思考。神父的畫外音:“包括他所做的一切嗎?”
全景:旅館大廳的旋轉門內,另一家族的頭目被血洗。(連響的槍聲) 近景:麥克爾信誓旦旦,“我棄絕!”
全景:一個豪宅內的雙人床上,一對睡夢中的男女被掃射。(槍聲)
特寫:麥克爾無動于衷的臉。
神父的畫外音,“包括他所有的劣行嗎?”
全景:麥克爾面無表情地說,“我棄絕!”
全景:神父一邊為嬰兒洗禮,一邊問,“你愿作他的教父嗎?”
近景:麥克爾冷冷地說,“我愿意!”
全景:神父說:“愿主與你同在,阿門!”
這組聲畫對位,用得絕妙,一是神圣與卑劣行徑的對比,洗禮和屠殺二是虔誠和謊言的對比,一邊在向上帝保證“我棄絕!”,一邊照樣大開殺成,血洗五大家族。三是視覺與聽覺對位,視覺是麥克爾參加洗禮儀式,聽覺卻是槍聲不斷這組聲畫對位鏡頭,將麥克爾在神父面前的謙卑而口是心非的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從而犀利地刻畫了麥克爾為了攫取黑幫教父的地位,無毒不丈夫的丑惡形象。
總之,這種技巧為觀眾營造了“心游萬仞”的廣闊的想象和聯想的空間。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