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22
我們在寫論文中講“是什么 為什么 怎么做”所以凡事需要對癥下藥才有效。說起文藝常識的復習,可能還是會讓很多同學覺得有些困難吧,據了解,大家所面對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面窄,但藝考涉及領域太廣,涉及內容太多,很容易有漏洞,也很容易忘記。
2、有內容相似,容易記混。
3、對自己熟悉的內容記憶程度高,對國外的一些藝術家和作品記憶程度低,國別代表作混淆。
4、懶惰心理。文常復習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長時間堅持不懈的努力。
5、對知識點和現實缺乏聯系。
所以今天就有針對性的談談文藝常識的復習技巧
涉及面太廣,作品混淆
1.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建構框架意識,需要在開始復習前,對知識點梳理出一個基本框架。下圖以先秦文學為例。
方法:
其一,知道一個章節或者一個板塊內,有哪些內容需要去記憶;有哪些需要重點記憶,哪些內容常考,進行重點標注;有哪些內容需要延伸,做一個小備注。
其二、根據記憶曲線,多遍記憶。早晨起床和晚上睡前有很好的記憶效果,可以用一部分時間記憶文常。
第一遍記憶,普遍撒網,普遍記憶,了解每一章節涉及的內容和領域。重點內容重點看。
第二遍記憶,排除法,看沒有記住的知識點,重點傾向于常考的知識點。
第三遍記憶,多看常考的知識點。
2.建構起聯想的意識,和最新電視網絡熱點話題密切聯系。如果有著名導演的電影上映,則需要去關注該導演相關的代表作,風格特點,塑造了哪些經久不衰的人物,人物有哪些性格特點。再比如海昏侯墓的出土,央視進行了大型的直播報道,發現了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希望大家可以聯想到論語的相關內容。
3.希望同學們養成看新聞的習慣,知曉每一段時間內相關的社會熱點,和電視網絡電影等相關可以重點關注,積累素材。
針對內容相似的部分
歸納整理,集中記憶。
例如對于《尚書》、《國語》、《春秋》的題材,可進行歸納
《尚書》—我國第一部歷史文獻總集。
《國語》—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春秋》—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學會對不同藝術門類的鑒賞能力
對藝術的鑒賞能力是一門藝術綜合能力的體現。例如對于美術作品的分析,首先通過線條技法等方面明確其藝術風格,屬于什么流派,有什么樣的特點;再去觀察畫面的視覺元素,線條用筆,色彩的特點;以及對于作品最直觀的感受,是作者最直接的情感傳達。對電影的鑒賞就是我們說的影評。我們在考試中可能會遇到你最喜歡什么書?或者什么電影?為什么?實際上就是讓人對藝術作品進行分析。一本書的鑒賞,它的作者是誰,是屬于什么樣的風格?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那一部分最為打動自己,體現了怎樣的主題,看完之后,自己有哪些感想,最哪些話記憶深刻。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在小編看來,對于藝術的鑒賞能力可以最直觀體現考生的知識儲備、臨場應變等綜合能力,希望大家在復習相關章節的同時,進行梳理。在考場上有備無患。
加油,希望編導藝考的孩子們堅持堅持再堅持,總會到達夢想的彼岸。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