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03
編導藝考生在學習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的問題。有時候甚至會感到無從下手。那么到底什么是應該去做的。什么又是“雷區”不能觸碰的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新聞采訪中的“八要”和“八不要”。
(一)“八要”
1、采訪要用“眼耳手嘴”
采訪應是全身心的,而不僅僅是用嘴問,用耳聽,眼睛對細節的捕捉是消息動詞的來源,手中數碼相機、錄音筆的使用應能為“眼看、耳聽”提供更好的幫助。 “眼耳手嘴”分工協作才可能提高采訪效率。
2、錄音筆、采訪本要配合使用
不要過分依賴錄音機/筆,要知道回來整理錄音資料的時間,可能比采訪本身還多。錄音設備應與采訪本一起使用,錄音設備記錄關鍵的話語、數據、觀點,采訪本記錄被訪者的表述邏輯和其表情;同時,在采訪本上,還應當記錄被采訪人的關鍵語段在錄音筆上的時段與位置。
3、提問要提封閉問題
采訪前必須有提問大綱,一次采訪的成功取決于采訪前的準備是否充分。多提封閉性問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訪效率,節省采訪時間。采訪前記者必須心中有數,將最重要的問題放在最前面,爭取最大限度地縮短采訪時間。避免與被采訪者“無邊閑聊”。
4、要想生動舉例提問
讓文章生動起來的訣竅是多向被訪者提這樣的問題——“比如……”;“您能舉個例子嗎?……”;“這是不是像……”;將對方回答的方向引向自己相對熟悉的領域,同時也能更有效的利用時間。
5、前者答案要接著用——追問
要學會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簡單的提問,不要期望被訪者會完整的理解你提出的問題。掌握滾動式采訪的技巧,第一個被訪者所談到的內容,要成為你對下一個被訪者的提問,滾動式采訪將使你成為一個受到別人尊敬的采訪者。
6、手里要有業者名單
記者的基本功是找人,記者手里必須有一批專家或業內人士的名單,要保證在最短的時間里,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訪人選。
7、深度報道要勤寫
多做深度報道,每一篇報道都將使你向專家型記者邁進一步。
8、批評報道要公正
采訪,尤其是批評報道、爭議性報道,必須采訪當事人雙方,并在文中予以體現,以堅持客觀公正原則。
(二)八不要
1、采訪不要全靠電話
電話采訪目前被大量運用,但此種采訪方式也有斃病,電話采訪無法實現視覺參與,不能確定被訪者的確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時必須慎重。電話反打是確定被訪者身份的方法;通過電話讓被訪者描述現場細節是獲得現場感的途徑。
記住“有新聞的地方就有我們”這句北青報的格言;一定不要把它變成“有新聞的地方就有我們的電話”。
2、獨家提問不要冒頭
在新聞發布會或記者云集的場所,如果有較好的業源關系,獨家視角的提問可以放到會后,在臺下再單獨問;否則,就只能與眾多同行“分享”你的智慧結晶了。
當然,如果在會上當眾提問是你唯一的選擇,你就應當勇敢的舉手。
3、不要拿“找不著人”當理由
任何一個采訪,尤其是精彩的選題,被采訪對象往往不會輕易接受采訪,這就需要記者施展各種本領,或軟磨硬泡,或迂回進攻,一定要盡全力挖掘與事件核心元素有關的當事人。“找不著人、人家不肯透露”絕不能成為搪塞編輯的理由。
4、專家面前不要裝
在專家面前不要裝行家,虛心是贏得專家尊敬的唯一途徑。
5、不要直接上網扒稿
我國新聞主管部門有明文規定,不得直接刊發網上內容。網絡是我們很好的消息源、線索庫,但也確實存在不少待核實的東西。直接從網上扒活兒,不僅有偷懶剽竊之嫌,而且容易造成報道失實,因此這部分內容要經過核實后再轉化成自己的稿件。
6、重要會議不要早退
記者在出席各主管部門召集的正式會議時,不得遲到、早退,以免影響報社的形象。
7、采訪安全不要忽視
人身安全、器材安全、選題安全是記者在險惡采訪環境中必須注意的。
人身安全是一切的基礎。我們支持記者在危難險阻關頭的挺身而上,但如果那是以人身安全為代價的,報社則不予支持。同時,記者應注意學習和鍛煉險惡環境下自保與生存的知識、技巧,以備不時之需。
采訪器材既是個人或報社的資產,也是采訪留證的工具,更關乎記者的榮譽。平時記者要很好的維護器材,如果在采訪時,當事人要搶奪器材,記者應奮力保護。
在現實中,一個好的選題未必能順利的刊登見報,經濟、政治、人情等因素都可能對其產生干擾。因此,記者從采訪階段起,就應注意保護選題,不象無關的人透露選題內容,對采訪對象要智慧的解釋選題方向等。
8、留證不要盲目而為
留取證據是糾紛類報道采寫中,記者必須要做的事。但留取什么樣的證據卻很有講究。一句話,要留有效證據。一但當事人對報道不滿,進行到訴訟程序,有效證據就成為關鍵。
有效證據包括當事核心人物的采訪錄音、錄象,關鍵場面的圖片資料,負責調查事件的主管部門的采訪記錄等。
(來源:《北京青年報》、《法制晚報》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