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5-07
4月26日,中國傳媒大學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規劃院、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就“建設中國特色收視率調查體系”和“傳媒大數據實驗室”進行了專題研討。
廖祥忠校長出席研討會并詳細介紹了學校聚焦高精尖謀布局、組建大團隊促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舉措。廖校長指出,目前學校和傳媒行業一道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以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學校的教學、科研等各個方面受到嚴峻挑戰;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驅動下,傳媒行業也快速邁入融媒、智媒時代。面對未來傳媒行業的巨變,學校一定會抓住國家“雙一流”和北京市“高精尖”的有限機遇期,緊貼傳媒行業的發展變化和實際需求,明確思路、調整戰略和重新布局,以超前布局的決心,建設面向未來的科研平臺,搶占未來的科研高地,在科研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和大成果上取得突破。
廖校長強調,“中國特色收視率調查體系”和“傳媒大數據實驗室”是傳媒行業的重大任務,三方優勢互補,可以充分發揮頂層規劃、數據匯集和技術學術儲備的各自優勢,形成強強聯合。我校將會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憑借10年來已經取得的成績,努力將我校科研水平和社會影響力提到新的高度,為我國傳媒事業作出貢獻。
規劃院余英院長在聽取了廖校長講話,以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廣電用戶數據交易平臺”、“影視智能標簽在EPG系統的應用”和“中國特色收視率融媒體評價體系”三個研究報告后,表示學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在廣電大數據及標準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借助中傳的科研優勢和歌華有線的落地能力,對建設中國特色收視率評價體系和廣電大數據實驗室的信心更強了,未來和學校將在各方面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合作。
姜宏志總經理助理指出歌華和傳媒大學自2012年起就在廣電大數據方面進行了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了全國最大的單網歌華500萬用戶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實時顯示系統,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并一起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接下來歌華將在在京津冀區域數據融合、北上廣深用戶數據融通方面發力,希望與學校繼續精誠合作,共同打造好“傳媒大數據實驗室”這一平臺,配合總局規劃院出色完成“中國特色收視率評價體系”的研究和建設任務。
“中國特色收視率調查體系”是國家廣電總局部署的重點任務,在融媒體的背景下,將采集1000萬戶以上的CATV、IPTV、OTT和互聯網用戶的數據;按照新的評價體系進行分析,一方面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一方面促進我國傳媒產業做強做大。我校從2007年開始參與廣電總局的相關研究工作,在各類機頂盒數據采集、星狀網用戶數據回傳、由戶到人的精準分析、數據實時可視化、以及評價指數發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2016年獲得了廣電行業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獎”,2017年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得到業內的高度認可。
中國傳媒大學理工學部學部長劉劍波教授、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暉教授、理工學部副學部長柴劍平教授、計算機學院院長石民勇教授參加了會議。劉杉副教授、王妍副教授和王鑫博士分別做了研究報告,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和理學院部分教師參與了研討,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來源:中國傳媒大學)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