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4-20
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和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承辦的2018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于4月16日至18日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在4月17日北影節的紀錄單元論壇中,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China Documentary Research Center,以下簡稱CDRC)舉辦了“紀錄片的邊界、類型與產能、價值”論壇,并發布了《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8)》。
在發布會暨論壇現場,新聞傳播學部副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課題組負責人何蘇六依托CDRC十三年產業數據支撐,對2017年度紀錄片整體表現以及紀錄片市場發展情況進行了回望與前瞻,發布了中國最權威的關于紀錄片行業的年度報告《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8)》。
在報告中,CDRC結合近年來紀錄片市場的發展,認為中國紀錄片是一個價值和市場均被嚴重低估的產業,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源于紀錄片產業數據難以完全統計;紀錄片的邊界和類型跨界之爭以及紀錄片價值多元性尚未被清晰劃分和認同等等。由此,CDRC在本次發布和論壇中提出“數據之外,產業之內”的概念,結合新的時代語境和產業背景對紀錄片的邊界與類型、產能與價值進行了深入解剖和探討。
CDRC還發布了最新的2017年中國紀錄片的產業數據。數據顯示,紀錄片在電視媒體上的表現是專業頻道播出時長基本飽和,央衛視迎來平臺期。CDRC在發布中對中國紀錄電影未來市場持樂觀態度,認為紀錄電影必將成為紀錄片產業板塊的重要一極。在新媒體時代,紀錄片放下過去高冷的身段,不少成為新晉“網紅”,不但長期出現在互聯網社交平臺熱搜榜,成為網絡議題,而且成功打入青少年喜愛的彈幕網站。新媒體成為媒介技術驅動下泛紀實內容生態的新景觀。
論壇上,CDRC對紀錄片的產業和價值進行了更加多維的解讀,分析了紀錄片在IP品牌塑造與運營、衍生品開發、品牌傳播方面的獨特價值與可能性,提振了在場諸多業界人士的信心。根據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最新確立的紀錄片邊界和類型劃分,據不完全統計,當下中國紀錄片產業的直接經濟效益規模已超100億,帶來的間接經濟和社會效益更是不可限量。結合近年來中國紀錄片市場的發展,CDRC在回望自2010年以來的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態勢的基礎上,對中國紀錄片的未來產業發展進行了展望。
討論會上,與會嘉賓圍繞“紀錄片的邊界、類型與產能、產值”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并進行了交流。有嘉賓指出 “我們是被嚴重低估的行業,但同時它又是一個被高度關注的一個類型,所以在高度關注和嚴重低估,這二者之間的落差就是紀錄片產業的困境。” “中國紀錄片將迎來千百萬時代,在這個契機上,我們應該把紀錄片最新的邊界、類型、定義都規定好,這樣行業才能更快地蓬勃發展。”還有嘉賓提到了紀錄片文化標簽的重要性,在市場化探索方面提出找準用戶定位,跨平臺實現紀錄片價值的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據了解,“CDRC前沿發布”是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的重要品牌項目,是國內獨家以數據思維、數據手段縱覽紀錄片行業的發布項目,為催化中國紀錄片產業標準、加速培育產業數據體系、推動產業國際化進程提供了科學參照。
本次發布和論壇的核心內容將在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今年年中發布的另一品牌產品——國家級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18)》中具體呈現。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