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7-12-01
網絡攝像機就是擁有獨立的IP地址和嵌入式的操作系統從而實現網絡監控的智能化產品。它可以通過LAN、DSL連接或者是無線網絡適配器直接連接到網絡上。網絡攝像機包括一個鏡頭、光學過濾器、影像感應器、數字化壓縮控制器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統。新型的網絡攝像機還能夠配備其它更高級的功能如動態監測功能。
網絡攝像機
元件組成
網絡攝像機首先采集圖像(這些圖像可以被視為由不同波段的光組成),然后把它轉換成光電訊號。這些光電訊號隨之被網絡攝像機從模擬狀態轉換成數字模式,經過壓縮處理后,然后被傳送到網絡上。
攝像機鏡頭聚焦影像到影像傳感器(CCD)。在這些影像資料到達CCD之前它們先要通過光學濾鏡,這個過程過濾掉一些紅外光,使得只有合適的光線才可以被顯示出來。CCD之后把這些由光訊號組成的信息轉化成電信號。然后,這些電信號被轉換為數字訊號在網絡上進行傳輸。
攝像機的以太網連接通過Axis的ETRAX芯片得以實現--這個芯片是用來連接外圍設備到網絡的最佳解決方案。該芯片包含一個32位的CPU,10/100兆位的以太網連接,先進的直接存儲方式和通用性較強的I/O接口。
CPU,閃存和動態存儲器就是網絡攝像機的?#22823;腦?#65292;有著微型計算機的功能,并且它也是特別為網絡應用而設計的。它們共同處理攝像機與網絡之間的交流。
鏡頭
1.鏡頭的種類(根據應用場合分類)
•廣角鏡頭:視角90度以上,觀察范圍較大,近處圖像有變形。
•標準鏡頭:視角30度左右,使用范圍較廣。
•長焦鏡頭:視角20度以內,焦距可達幾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變焦鏡頭:鏡頭焦距連續可變,焦距可以從廣角變到長焦,焦距越長成像越大。
•針孔鏡頭:用于隱蔽觀察,經常被安裝在如天花板或墻壁等地方。
2.被攝物體的大小、距離與焦距的關系
設被攝物體的高度和寬度分別為H、W,被攝物體與鏡頭間的距離為D,鏡頭的焦距為f。靶面成像的高度和寬度分別為h、w,則計算公式如下:f=h×D/Hf=w×D/W
根據上述公式,也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視場角,下表為靶面尺寸和成像大小對照表靶面規格1"2/3"1/2"1/3"h9.6mm6.6mm4.8mm3.6mmw12.8mm8.8mm6.4mm4.8mm
3.相對孔徑
為了控制通過鏡頭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鏡頭的后部均設置了光圈。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徑為d,由于光線折射的關系,鏡頭實際的有效孔徑為D,比d大,D與焦距f之比定義為相對孔徑A,即A=D/f,鏡頭的相對孔徑決定被攝像的照度,像的照度與鏡頭的相對孔徑的平方成正比,一般習慣上用F=f/D,即相對光徑的倒數來表示鏡頭光圈的大小。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達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所以在焦距f相同的情況下,F值越小,表示鏡頭越好。
4.鏡頭的焦距
a、定焦距:焦距固定不變,可分為有光圈和無光圈兩種。
•有光圈:鏡頭光圈的大小可以調節。根據環境光照的變化,應相應調節光圈的大小。光圈的大小可以通過手動或自動調節。人為手工調節光圈的,稱為手動光圈;鏡頭自帶微型電機自動調整光圈的,稱為自動光圈。
•無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變的。主要用光源恒定或攝像機自帶電子快門的情況。
b、變焦距:焦距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使被攝物體的圖像放大或縮小。
常用的變焦鏡頭為六倍、十倍變焦。
三可變鏡頭:可調焦距、調聚焦、調光圈。
二可變鏡頭:可調焦距、調聚焦、自動光圈。
5.選配鏡頭原則
為了獲得預期的攝像效果,在選配鏡頭時,應著重注意六個基本要素:
A)被攝物體的大小
B)被攝物體的細節尺寸
C)物距
D)焦距
E)CCD攝像機靶面的尺寸
F)鏡頭及攝像系統的分辨率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