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兩個功能:紀錄和表達。我們通常把兩者弄的是非不分。有時候是紀錄,卻編編被人視為表達。有時候是表達,卻編編被人們理解成紀錄。就風光攝影而言,就是一個紀錄和表達界限模糊的一個攝影體裁。" />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7-11-28
風光攝影作品
拍攝是一個過程。在拍攝之間,一個攝影師所應該完成的動作應該是:觀察、選擇、定格、編輯。這四個過程,缺一不可。
攝影的兩個功能:紀錄和表達。我們通常把兩者弄的是非不分。有時候是紀錄,卻編編被人視為表達。有時候是表達,卻編編被人們理解成紀錄。就風光攝影而言,就是一個紀錄和表達界限模糊的一個攝影體裁。
當攝影超出了紀錄功能時,就不可能避免地與光學、科學、醫學及社會文化聯系在一起。除了攝影技術層面外,我們一直強調,后者的重要性,顯然大于前者。
這并不是說技術在攝影里不重要。作為一個媒介和表達,當然需要一定的門檻。只是,在當下的科技條件下,幾乎所有的相機都已經數碼化時,人們就立即能從暗房里解放了出來。除了縮小技術上的差距,數碼化還帶來一個好處,讓人們從此前平均一周左右能看到照片到現在的即拍即得。這也給了拍攝者更多的機會調整相機的操作狀態,以便獲得更多更好的瞬間。
所以,專業攝影人員就相機操作層面上來講,技術上的區別已不會太大。這也給了發燒友無窮多的機會。因為,當技術障礙不是問題時,多數發燒友擁有不同的專業知識和背景,可以拍出許多不一樣的內容來。無窮多的影像每天都在生產,為后人能留下各種各樣對當下社會研究的媒介方式和可能。這是攝影界的幸事兒,也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幸事兒。
女性牧民騎著馬,出現在草原牧場上。她成了攝影師風光照片中的一個小點,但也是里面的重要點綴元素。按中國當下多數人的理解,這應該是“風景如畫山河大好”的最好詮釋。
在這里,攝影師把女生放在了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我們多數攝影師拍女性,都是以人體或美為標準,煽動人的欲望,將女性的身體置身于男性目光下,以相機的名義進行偷窺或凝視。女性某種程度上,成了欲望的化身。有時候,拍女性就是拍美,讓人有欲望。但恰恰是這種人體照或者是美妝照,會將女性置于一種不安全的狀態。越是美,越是不安全。
女性往往被置身于勞動或工作狀態下,似乎才是最安全的。
蘇珊桑塔格曾說過:似乎一切都可以拍成美的。
我在想,攝影師在現場,大概是既興奮又冷漠的。
興奮的是,這些被攝元素,符合了自己腦海中的理想畫面,契合了自己的審美觀。所以,在某些攝影師眼里,一切都是美麗和生機盎然的。而那些人真實的生活,當然不會這么有詩意。這是我猜想某些攝影師漠然的一面。
我的問題是:拍美固然無錯,拍臭氣熏天也無可厚非。為什么同樣的場面,每個人看到的或想到的不一樣?如果兩個人同時在現場,為什么有人愿意拍美景,而有的人卻愿意去拍女性工作的艱辛?
同樣的場景,不一樣的拍攝效果。在這里,攝影是客觀的嗎?攝影是在紀錄,還是在表達?
盡管攝影可以作為證據,但攝影客觀嗎?
有味外國的同學發言:照片什么也不是。它只是客觀事物的一個相似物而已。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客觀的照片。
這僅僅是張照片。并不是那里本來就有的生活本身。那里的生活場景,在攝影師面前,僅僅提供了素材。請記住,照片并不等同于它真正的生活。
這個觀點,你認同嗎?
場片是有立場的。
很多攝影師拍攝的時候,腦子里已經充滿了獲獎的可能。即使是沒有想著去參賽,頭腦中也無形中會按照多年來比賽獲獎照片的模板來拍。
攝影師的拍攝標準,是后天被訓練出來的。
人們的審美觀是哪里來的?多數情況下,這個后天訓練來自于各種各樣的獲將照片,各種大眾媒介上的圖像。也就是說,各級攝影組織、各種評獎評委、長期以來所設立的標準、各種器材商或其它商業利益的驅使、媒體工作的圖片編輯根據需要而選圖或裁圖規范,都是無形中在影響攝影師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拍攝照片時,看似精雕細琢,實則拼命迎合。
而從當下的社會來講,人們似乎更需要這樣的照片。它可以讓人消除不安全感,平衡內心的焦慮。比如,我們很多人愿意在家里掛一張風景照片,是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內,改變家里相對平淡的生活,讓自己的視野能得到相對擴張。
如果熟悉攝影師楊發維的作品,你就會發現,他所拍攝的照片幾乎全是鄉村或自然風景,極少去涉及城市。或者說,他的鏡頭里,似乎對農村有些近乎瘋狂的迷戀。
缺什么補什么。比如,我們在宣傳不要隨地吐痰時,吐痰一定是一個重要社會問題。按照弗洛伊德這個理論,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攝影師拍攝農村,是他更向望農村的生活?抑或是,他把農村生活理想化了,把它理解成自己躲避城市的世外桃源?
我們為什么要攝影?為了將來能找回自己的記憶?還是為了能讓他人能找回記憶?
記憶就是說出來。用攝影這種語言方式,把被攝元素澆筑起來,使之成為永恒。這也是一種書寫語言的重要方式。
當然,記憶可以凈化心靈,也可以麻醉別人。麻醉別人的方式,似乎就是發現美。
攝影似乎生下來就是油畫的翻版。它的重要任務,似乎就是發現美。
在中國,凡是有錢的單身男人,總想娶位漂亮的女性。同樣是在中國,凡是拿相機的人,似乎都想拍出漂亮的畫面來。當然,這是指多數情況下。
好的風光照片,也是一種治療手段。
一張好的風光照片,似乎能驅散焦慮、穩定情緒,使人更接近自己的道德真理,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中國,風光攝影對人們施加的影響,并不能小看。它讓人們在觀看照片的同時,更加認同當下的生活、權力等級和社會秩序。
好的風光照片,代表著當下社會治理下的榜樣,也為當下的社會秩序確立了合法性。同樣是風光照片,可以展示生活美好,暗示和傳遞家庭和諧的概念。生活美好,社會和諧安定,人類親如一家。
在拍攝時,每個攝影師腦子里都會有一套模版,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想通過畫面展示:在工業、商業和科技無孔不入的社會里,這里竟然還有人類最古老、最純凈、最自然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
同時,這些照片也在暗示:有此美景,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從而更應該維護現有的社會秩序。在這里,攝影師是有預謀的,他在用自己認為“最有人性味的照片”悄無聲息地對觀者施加影響。
攝影師是個魔術師。
在他手里,也許平淡的生活或風景,被他變成了人間美景。福柯說每個人都有所謂的微觀權力。在這里,攝影師的權力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創造美,引起人們的欲望。攝影既是影響和支配人們的手段,又是掩蓋社會矛盾的工具。
雖然我們看到的人間美景在多年和諧一致的氣氛中欣欣向上,但也應該要清醒地知道:一些家庭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底層的家庭,生活狀態依然觸目驚心。這也是中國當下正在集中精力打的一場大仗:消除貧困,讓社會更穩定。
風景、人等置于人們的觀察之下,作為攝影師,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否定照片表面上的偽飾,看清一切。
風光照片里,攝影師也無法中立,他們只能選擇一個立場,對自己的拍攝負責。當然,作為讀者,也應該多看多想,為自己對社會的理解和認知負責。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