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7-11-27
很多人欣賞大自然的美,想要用鏡頭留住美好的瞬間,風光攝影愛好者便是當中的一個群體。在風光攝影當中,很多攝影愛好者或者攝影師都犯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風光攝影有10個常見的誤區,看看你中了幾條?
中影人藝考編導培訓課堂
一、一切按計劃行事
嚴謹的攝影愛好者喜歡在拍攝前做好規劃,必須是一切最完美時,才會真正出門拍攝,但是拍風光,受到的影響因素并不確定。有時,即使你的計劃天衣無縫,難免陷入無功而返的尷尬。比如:說變就變的天氣,說來就來的大雨,或許適當順勢冒險反而能有出其不意的收獲呢?
更正方法:隨時隨地,出門就拍
二、過分依賴自動曝光檔
不少攝影愛好者在拍照喜歡使用自動曝光檔,殊不知這種自動曝光檔只能處理一些普通的情況,導致一遇到陰陽面各半或逆光等情況就變“傻”,所以,拍攝時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適當的曝光補償。比起過分依賴相機的自動曝光,更有機會拍得出美麗的圖片。
更正方法:留心光線,注意曝光
三、構圖教條化,只用三分法
三分法是風光攝影里的最經典的構圖方法,但是始終恪守傳統意義上的“準則”會不會禁錮你的思維呢?如果你只是選擇將這些準則融進你的藝術里會不會更好呢?嘗試訓練你的眼睛去辨識線條、圖案和形狀。這些元素可以給你的照片增加結構感,直到你找到不一樣的世界。
更正方法:嘗試多種風格,彌補經驗不足
四、完全不后期/后期過于嚴重
前期瞎拍,后期瞎調,在沒掌握前后期思路前盲目追求意境,也許能偶爾撞上一兩張大片,但更多的經不起推敲的雞肋片!怎樣才能創作出意境美的風光作品?首先你要擁有一雙訓練有素的眼睛,前期對景物有敏銳的洞察,同時還需要適當的后期調整,經過選擇(包括裁剪、明暗、色彩、適當合成等)從而拍出富有內涵的畫面。
更正方法:重視前期技能,適當增加后期處理
五、器材好,照片一定越好
不同的器材有不同的意義,關鍵在于如何物盡其用。這時候有人有意見了,佳能?你有銳度嗎?你有寬容度嗎?請堅信這句話,任何相機任何器材都能拍,只是相對來說選擇取舍不同而已,不論你是,佳能,尼康,索大,還是賓得,甚至小微單,手機,都沒有關系。以下來自手機攝影大賽的作品,有圖有真相,你還要固執己見嗎?
更正方法:不能依賴裝備,技巧才是硬道理
六、凡拍風景,一律廣角
拍風光,一般來說還是得靠廣角來營造氣勢,但一定要用28、24甚至14的大廣角才能拍出它的美嗎?其實,在不同的場景下也需要用不同的焦段來表現自己的意圖。嘗試用變焦以及長焦鏡頭,它們能讓你的畫面細節更豐富!你覺得呢?
更正方法:廣角不是萬能,切勿使用過度
七、只對一種角度有感覺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同的角度出不同的照片。如果你總是對一種角度情有獨鐘,那么你要錯過多少不同的美景?請試著把一灘水洼作為反光倒影的素材,也頗有趣味性,至于其他的角度,就靠自己不斷地發現啦!
更正方法:多一種角度,另一種感覺
八、過度迷戀極簡風格
更正方法:分環境使用,不生搬硬套
或多或少,極簡風格用簡單的畫面延伸寓意,這種攝影方法很受攝影人的追捧。但不是所有的場景都適合極簡風格攝影,因此看到場景應先判斷是否適合極簡攝影拍攝,畢竟觸動人心的作品不止這些!
九、不愿意故地重拍
故地重拍,或許很難發現新奇的興趣點,但去熟悉的場景拍攝往往更省時,能將節省下的時間用以觀察、思考突破常規視角的創新。當你嘗試在不同的時間、角度,或采用另一種拍攝技巧去處理同一場景下的鏡頭畫面時,意外收獲自然就來了。
更正方法:同一個地方,不同的風景
十、排斥黑白風格
“逼格不夠黑白來湊”,這樣的調侃,足以說明黑白照片的魅力。黑白,永遠是攝影的一個經典色,縱觀馬格南大師的很多黑白作品,盡管是在失去彩色元素下的表達,卻能帶給攝影作品帶來獨特的生命力。嘗試黑白攝影,它可以帶我們進入一個單色的世界,你會看到另一種質感的照片!
更正方法:放棄鮮艷色彩,發掘黑白之美
影響攝影水平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基礎知識和經驗之外,你看待事物的方法也很重要。要敢于打破常規,跳出攝影的誤區,才能有所突破,獲得長遠的進步。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