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7-11-20
⒈用真情去欣賞攝影作品。在面對一幅攝影作品時不但能懂得攝影家所使用的藝術手法,而且能夠捕捉到攝影家在作品中帶給觀眾的激情,從而體會到美的感受。情感與主題密不可分,有了明確的主題和突出的主體,則畫面是否可表達某種情感,就是衡量作品藝術性高低的又一重要標準。情感的存在、豐富與否,情感的類型,情感表達的含蓄或張揚,都是讓作品是否充滿生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主題透露出作者情感的攝影作品就等于沒有靈魂,攝影作品畫質再好、技巧再高超,也仍然是無病呻吟的廢片,情感就是靈魂,它決定了作品的生命。用真情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欣賞一幅攝影作品時,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情調整到一種“空”的狀態,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在進行欣賞時,要把自己看作是一塊海綿,隨時準備吸收攝影畫面中傳來的一切信息,從而進行下一階段的體驗。用真情去深入體會攝影畫面所傳達的情感。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和普通照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優秀的攝影作品中蘊涵著人類的豐富的情感。不同的形象、線條、影調、色彩這些形式手段終究只是傳遞情感的中介物,攝影者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還是要以情感動觀眾,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能體會到攝影者按下快門時那一刻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用真情努力喚起自己內心的聯想和想象。事實上,任何的藝術性活動都離不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在對一幅攝影作品喚起想象和聯想的時候,不要忽視標題所提供的信息。攝影作品的標題非常重要,它常常標示出這幅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另外攝影作品還非常注重畫面的節奏,觀眾可以從畫面提供的音樂性節奏展開聯想,從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攝影作品
⒉用簡單去評判攝影作品。評片的關鍵要素很多,而且各要素錯綜復雜,無法完全割裂,但看事物的著眼點是要有主次的,如何從眾多要素中取舍最需要注意的要素?而簡單,是一幅作品的藝術性的高低的最直觀、最明晰、最有說服力的重要尺度。“簡潔”二字,是有效提升照片藝術價格的重要途徑。不簡單的作品就象一個肥胖臃腫的人,舉止間步履維艱,遠遠不如苗條美女或精干壯男給人的感覺;“簡單”并不等于一絲不掛,如果失去了紅紅綠綠的萬千時裝,則大千世界又是多么的單調!因此,不簡單的作品是“笨片”,沒有輕靈雋永之氣。任何一幅攝影作品,首先要有一個主題,主題必須明確要突出,明確突出就是簡單。攝影是減法的藝術,那么,為什么要減?那就是要去蕪存菁,也即讓主體突出,并進一步在形式上突出主題。同時,只有簡單畫面,不讓多余的東西充滿畫面,也是讓作品的情感得以順利渲瀉的重要保證。
取景越簡單,反而越有震憾力,越能滿足作者的創作動機,像有些大量留白的作品,風景不可謂不小,但它那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卻能符合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在色彩方面,有時候簡單的黑白灰三色畫面更能突出創作者的創作意圖,也更能引起欣賞者的審美情趣。
一張成功的攝影作品,無論從構圖,色彩的調配,內在的意境,還是人物,環境的細節,都將是我們考慮的因素。而且都應該是無可挑剔的,多一點太重,少一點太輕。所以我們在看攝影作品時,不能光考慮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是動作,更應該考慮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簡單不簡單。
⒊用自然去審核攝影作品。真情是美的,簡單是美的,當然自然也是美的。如果說攝影作品主題表達是靠攝影人的審美情感、審美標準、審美態度、審美追求和審美評價素質,那么攝影作品就是攝影人經長期積累的審美經驗中產生,由自然美的原型和社會美的原型暗示給他的一種新的審美判斷的結果。無論反映自然美的景觀美(包括對自然景觀美的反映:對完全天然的沒有經過人工雕鑿痕跡的自然界中的壯觀、奇觀和幽美的反映;對人文景觀美的反映:對自然美經過人工藝術加工后表現出人類文明程度的景觀的反映)也好;?反映自然美的景觀美(包括對自然景觀美的反映:對完全天然的沒有經過人工雕鑿痕跡的自然界中的壯觀、奇觀和幽美的反映;對人文景觀美的反映:對自然美經過人工藝術加工后表現出人類文明程度的景觀的反映)也罷;還是反映社會生活的藝術形象美(包括:攝影藝術形象的心靈美:藝術形象只要體現了人的心靈美,就會具有審美價值;攝影藝術形象的行為美:攝影藝術必須是借助原型原貌,再現出一個銘刻著攝影人審美個性印記的新形象,攝影人的審美行為實際上是靠“借影還魂”,直接把自己的審美愿望反映在攝影作品中,創作出新的作品;攝影藝術形象的倫理道德美:這是美的內容中相當重要的條件之一,不論攝影人持著什么心態去審美,只要審美態度與社會發展規律相違背,其作品的內容也不會是美的。攝影作品的藝術形象只有在反映了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倫理道德時,才會是美的內容),這些攝影作品都具有自然美的屬性,呈現出大自然的形線美(客觀存在的,依靠作者去發現、提煉、重新組合,獲得對大自然形體的再現,成為作品視覺要素之一,與觀者的心理相呼應引出觀者的審美特征)、影調美(:通過視覺刺激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進而結合具體的畫面形象,直接影響審美主體的審美情感)、色彩美(色彩的審美表達十分明顯,能向人們傳達出一定的感情意味,傳達著那些能牽動人們情感的各種信息。可以再人們的視覺中、感情中、意味中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不同色彩在表達具體攝影作品時,人們會自覺地結合作品內容產生興奮與沉靜、冷與暖、開放與收縮、活潑與憂郁、華麗與樸素等意味。人們在審美時,會將攝影作品色彩與畫面中具體藝術形態相結合,自覺地賦予各種色彩不同的含義)、和諧美(對稱使畫面中布局合理相互協調適應、均衡使攝影中景物相呼應做到畫面的均衡、整齊一律使同類圖形相同的排列或者不同圖形錯落排列,均要保證畫面整體性的完整統一,不破壞畫面的均衡。攝影畫面中形象大小,比例適中,滿足視覺悅目的需求,保持形象之間的協調,于變化中求單純,于變化中求愉悅,于秀美中求和緩)。
一張吸引人的照片為什么會吸引人?它一定有個吸引人的地方,這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主題。也是最能表達這張照片意涵之所在。而通常這個主題點也正是我們鏡頭的對焦點,為的就是要突顯主題,讓人一看就明了,這是我們按下快門前首先要思索的地方。攝影者一方面要有對客觀世界敏銳的觀察能力,也要有攝影者所特有的預見能力,并能在按下快門之前安排被攝體,選擇角度、視點、俯仰,運用線條、塊面、形狀等形式,突出作品主題,使畫面簡潔,有條不紊。而欣賞攝影作品就要從這按下快門前首先要思索的地方開始,攝影作品如何調動著觀眾的視覺,利用畫面的線條、色彩、影調等形式結構以及它們所形成的節奏、韻律等作用于觀眾的視覺神經,引起觀眾第一眼的注意,使觀眾隨著視覺的運動、起伏而進行內心的模擬,引起相應的情感的反應,從而獲得感官上的滿足;攝影作品如何調動觀眾對攝影藝術進行更深層次的審美理解,使觀眾在視覺感知基礎上,探求攝影畫面形象之間的內部聯系,從而形成審美過程中更為積極的理性認知活動。攝影者會利用畫面上的各種視覺元素來激起觀眾的聯想、想象,進入情境的創造,引導觀眾進入表面形象下的深層結構,使觀眾有一種探索到作者深意的滿足和參與創作的自豪感。這樣的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獲得超越時空的生命力;攝影作品如何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即通過更高層次的審美再創造活動,實現了欣賞活動的主客體(觀眾和攝影作品)的渾然合一,發生了共鳴與頓悟,使觀眾的心靈得到凈化,精神得到升華,獲得的是一種精神人格層次上的審美愉快,達到了精神自由的境界。
欣賞攝影作品,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藝術理解力和感受力。藝術理解力和感受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主體長期大量的審美實踐積累。要提高自己的攝影藝術欣賞能力,要尋找機會接觸高質量的攝影作品,提高自己的藝術欣賞力。同時,自己要主動學習閱讀攝影相關知識,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要對攝影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這樣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作品,真正理解作品奇妙的藝術魅力。那當然提高自己的攝影欣賞能力還需要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