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散文寫作是
編導藝考生需要掌握的一項能力,是劇本創作需要掌握的技巧。最近有很多同學跟中影人教育反饋,自己在敘事散文寫作時水平不行,敘事散文寫作有技巧嗎?下面是中影人教育整理的一些關于敘事散文寫作的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編導藝考敘事散文寫作技巧有哪些? 1、編導藝考敘事散文寫作時情貴“真” 寫作時,感情貴在“真”。這是指在文學創作過程中,要引發作者內心的真實情感,并動用這種感情,澎湃于內心,激情于筆端,排除那些道德、功利、技巧、規范等對創作者的束縛,把內心的最直接的感受充分表達出來。不要假飾,不要有意拔高。巴金先生在《談我的散文》中說: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這個“我”是不出場的,然而他無處不在。這不是說我如何了不起,這只是說明作者在文章里面誠懇地、負責地對讀者講話,講作者要說的話。
說真話,要將言不由衷、人云亦云拋除在外。前蘇聯劇作家維?羅佐夫也曾說:我回過頭來看看童年的創作,它是粗糙的、幼稚的,但總是純潔無私的。它不追求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孩子寫作只是出于自己的愿望,是按照自己心靈的吩咐。他所珍貴的是創作的那一瞬間,在這個瞬間里他感到了愉快,僅此而已。
文學創作是一個獨立于社會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門類的獨特系統。“按照自己心靈的吩咐”,是文學的最高標準,也是文學創作的基本要求,是無功利的,是人類情感的描摹、記憶、創作和補充。作者感受的愉悅,應該是寫作后釋放的快感。考生在創作時,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釋放激情,才能將作品寫得清晰、透徹、深入。朱自清先生作文時的境況正是由于本身透露出的一種真誠而引起了我們的聯想。
2、編導藝考敘事散文取材時事宜“真”情貴“切” 所謂“真”、“切”,一方面指選材最好取自于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另一方面,所選取的素材一定要是觸動過自己的真實感情,應是自己情感沉積層中久久不能磨滅的那些人和事。
情感,是一篇優秀散文的生命所在。只有那些親身經歷的事情,才能重新引起你的真情,使你更投入地進行寫作;而投入地寫作,更能表達出你寫作時最真實的體驗,既沒有道德、家庭禁忌的限制,也沒有編造故事的苦惱和干癟,更能表現你獨立的寫作品格。
法國文學家蒙田在《隨筆集》中說:“我本人就是這部書的材料”,書中描繪的就是“我的生平”。
《中國新散文》中說:現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的個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我們只消把現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則這個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習慣等等,無不活潑地顯現在我們的眼前。這一個自敘傳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學里所最寶貴的個性的表現。
那些真正觸動過感情的生活記憶,是作者獨有的積累和感悟。寫作者因此寫得如行云流水,讀者閱讀時可心領神會。真實的生活體驗和獨特的人生感悟,可以提供給讀者不同的人生經歷,豐富讀者的情感世界。這也正是文學的重要功能。
應該注意的是:寫“我”的生活記憶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展現“我”——主人公——作者的心靈的歷程。這就是說,情感發自內心,而表現出來的也應該是記述的主要人物的內心世界的變化。
《給亡婦》這篇文章,雖然是以書信的形式展開的,但記錄的亡妻生前的一段小事,卻一定是在作者的內心深處永遠不會釋懷的。我們感受到的也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懷念與嘆息。
一件事情在你一閉上眼睛的時候就浮現出來,那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材。
希望考生在進行選材時,應該回憶那些在自己身上發生過的、有趣的、久久難以忘懷的事情,哪怕回憶的事情只是打碎過的一個杯子,之后自己是如何去處理這個杯子的,將那些最微小的一顰一笑都細膩地記錄下來,通過真情的描寫,將感覺傳達給他人。
這樣的回憶,會越來越多地激發出往事中的閃光點而成為創作中難得的素材。
在逐步回憶時,還要逐步積累。要時刻觀察周邊的人、事、小事、怪事,哪怕是一盞忽明忽暗的日光燈,或者是漂著水草的一泓小溪,都應該站在那里體味一會光的變化,觸摸一下水的溫度和水草的潤滑,并將這種感受真切地記在心里,同時再以形象的文字復述出來。通過這些開發、回憶,許多有趣的生活片段便會隨時出現在你的頭腦中。
好了,看到這里,關于編導藝考敘事散文寫作技巧有哪些?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編導藝考
敘事散文寫作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中影人教育了解更多資訊!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