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21-09-03
1什么是新聞
新聞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新聞之所以堅持真實性第一的原理,是因為新聞出售的是真實
2記者是干什么的
三大部分:調查,準備(背景調查,采訪準備)
與人交流,寫稿
3硬新聞和軟新聞
硬性新聞是對時效性極強的剛發生,正在發生或馬上就要發生的事件
軟新聞沒有時間上的緊迫性,但并不是說軟新聞沒有時效性
(對新聞細節,最有效的寫作是一事一報,一人一報,最好不要在一條新聞中籠統地寫很多人的故事和背景)
4新聞的5個W和一個H
Whe(關于誰的事?)
When(什么時間發生的事?)
Where(在哪兒發生的新聞故事?)
What(發生了什么事)
Why(為什么發生?)
How(怎么發生的?)
5組織新聞要素的第一步——聚焦
6,新聞稿件的結構
硬新聞結構
軟新聞結構
:倒金字塔結構可以分為導語,說明,擴充,結尾
倒金字塔結構符合新聞的目的——快速,清晰,準確而簡單地向讀者展現事實
7:“講故事”體:講故事體遵循一個固定的模式,從具體到一般。
8:什么是導語
導語就是新聞的開頭
9:軼事型導語
軼事型導語就是在開頭用一個小故事、一段軼事來引導正文
10:引語型、對話型導語
引語型導語是在文章開頭使用一個引語,由這個引語展開報道
在報道中記錄別人說的話就是引語。分三類:直接,間接,部分
好的引語是能構成妙語,警句的話,能讓人們牢記的話,能生動,清晰地傳達說話人強烈情緒或反應的話。
11消息來源的寫作
1.指出消息來源
各類引語,尤其是間接引語,要指出有名有姓的信源。禁用匿名信源,如“某專家稱”
12新聞的詞語
準確和清晰
語言簡潔
使用具體/明確的詞語
多使用動詞
13新聞的句子
句子是一篇文章的基本單元思想
14新聞的來源
個人觀察
與他人交流
閱讀
線人報料
15記者不是新聞的制造者,而是新聞的記錄者
記者不能完全依靠目擊證人和信源的話
當記者無法采訪時,觀察就成為重要的素材來源
16新聞源
記者獲得信息的來源被稱為新聞源
17記者在報道新聞事件的同時,不可以就事發表個人評論
18人們為什么會拒絕采訪
不了解事件,人物
對事件.人物不感興趣
不信任記者,或不喜歡記者所在的媒體
太忙,沒時間
不想出風頭,不愿意成為輿論關注的人
不喜歡記者的態度或者采訪問題
19遵守采訪的道德原則
不可說慌
不可背信棄義
不可歪曲,斷章取義
不可侵犯他人隱私
20獲取信息多樣性排序
面對面——視頻——電話——電子郵箱——短信
21提問的功能
提問最大的功能就是引起對方的注意
提問具有操縱性,記者不可濫用
22問題的組成有
假設
問題
回應與回答
23回憶型問題與思考型問題
回憶型問題要求被提問的人對信息進行簡單的回憶,這類問題不需要采訪對象過高的思維活動
開放型問題不利于記者控制采訪局面
激將法提問就是將記者通過提問的表達,刺激采訪對象說話
24為什么要積極傾聽
在采訪中,提問和傾聽是記者最重要的技能,也是記者獲取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25關注變化
在采訪中,可以注意的東西太多,記者除了準備傾聽外,傾聽時要對“變化”格外注意
26采訪的類型
中性采訪“記者保存中立,客觀開放的采訪態度”
正面、就是記者通過采訪與信源/采訪對象建立和諧,融洽,信任的氛圍,引導采訪對象坦誠,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故事和真心話
負面,指記者用不友好,具有攻擊性的態度采訪信源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