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20-04-24
會議的拍攝對于攝影攝像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為參加會議的人可能會有很多重要人物,所以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選擇拍攝器材。在會議現場,沒有什么是確定的,除了非常暗的光線。如果想拍出高質量的照片,對相機的要求相對較高;如果有條件,盡量帶上三腳架、閃光燈和大光圈鏡頭。閃光燈并非必不可少,如果在比較大的會議室攝影,因為天花板太高,前后距離長,有效閃光距離不夠,拍攝出來的照片會出現前后曝光不一致的情況,而且還容易影響發言者和觀眾,所以,采用大光圈拍攝,適當提高感光度,加快曝光速度是另一種途徑,這就要求我們帶上自己最好的相機和大光圈鏡頭;為了把會議室各個環節都記錄下來,必須帶上不同焦段的鏡頭,廣角、中焦是必備鏡頭,如果條件允許,帶上大光圈長焦頭,拍攝重要人物講話時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室內慢速拍攝以及拍攝合影時,三腳架非常有用,如沒有,獨腳架也能勝任。
第二,不要打擾別人。這是一個矛盾:會議組織者希望你能拍到很棒的發言者的照片,但是又不希望你擋住觀眾的視線或是不停地連拍。有些人發言時會移動自己,配合你的拍攝。可有些人不會主動配合你,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就會模糊。更糟的是有些人一直低頭看稿子,抬頭看觀眾和相機的時間不到一秒鐘。有兩種辦法能夠解決以上問題:一是高速連拍;二是靠直覺等待正確的時刻,拍一張照片,并且在拍下一張之前回放檢查。如果你每10-15s拍一次,人們就不會覺得被打擾了。說到打擾,千萬別(盡量不要)站在觀眾或攝像機前。
第三,改變拍攝角度。發言者不會動,但是你可以選擇很多不同的拍攝角度以得到一張好照片。如坐在講臺前的地板上,坐在觀眾席第一排,從幾個觀眾背后拍攝,用廣角鏡頭攝入更多的觀眾,從側面拍攝,等等。從正面、側面甚至背面拍全身照。拍下全景照、人像照、近攝照,以及遠景照??赡艿脑挵褧h的小細節也攝入照片,還可以用與內容有關的屏幕內容作為背景。不要放過任何可能的角度。盡量讓每一張照片看起來都充滿內容,沒人希望看到一張只有椅子的照片。
第四,拍好必須拍的照片。如果一次會議只拍一堆不同角度的發言人的照片是遠遠不夠的。攝影故事要從簽到臺開始:參會者在領取安排表和名牌、參會者在閱讀會議安排、發言人上臺、傾聽的和認真記錄的參會者——都是很好的照片。在休息時間,拍攝人們聚在一起的照片。小組討論環節,拍下每一位小組成員,以及討論時的場景?,F場有沒有有趣的設備?或者在做筆記的人?盡量捕捉這個會議室中所有引起你注意的東西。同時,也要注意場外:例如有沒有什么需要記錄下來的東西?你有沒有拍下主辦方放在門廳的公告板?
第五,用好閃光燈。在大會議室拍攝時,如果開閃光燈容易形成前后景曝光不一致的情況,也就是說前景過曝,后景曝光不足。所以,盡量關閉閃光燈拍攝(小會議室除外)。關閉閃光燈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高速連拍,適合抓拍;另一個好處就是不會打擾發言者和觀眾,容易拍攝出面部表情較好的作品。在關閉閃光燈的情況下,有兩種途徑可以解決照片模糊的情況:一是用三腳架拍攝。利用三腳架可以防止抖動,但是曝光時間也不易太長,最好不要超過1∕8秒,因為人很容易動,一旦曝光時間過長,照片將會模糊。二是利用高感光度拍攝。一般的單反相機ISO調成640—800拍攝(太高了容易出噪點,看相機的性能而定,比如尼康D700用800—1000完全沒有問題,D3用到1600以上的ISO也能保證畫面噪點少)。通過后期處理(補曝),也可以得到較好的室內照片。
第六,拍好重要人物。拍攝人物時(如領導講話),最好用點測光模式,因為室內光線環境復雜,容易造成曝光不正常的情況,測光要對準臉部進行測光。拍攝人物時,盡量開啟高速連拍功能,多拍攝幾張照片,以便后期選擇。拍領導講話的時候,不要在低頭的時候拍,注意抓住人物最好的表情。領導照片的背景不易雜亂,單一背景的效果最好,如果能有會標或者主題背景更好。拍攝時最好在不同的角度試拍,以備后期選取。拍攝領導最好在會議一開始拍攝,因為這時領導精神飽滿,拍攝效果好。
第七,快速處理。照完后,挑出一些好的能用的照片,其余的迅速刪除,這樣會提高后面處理的速度。另外,忘記黑白照片、過分的色彩,以及其他任何藝術效果。你要創造的不是藝術,而是材料。全景照會場最好不要將會場過道拍進畫面,否則顯得照片松散,調換一下角度便可以避開會場過道。
好了,看到這里,關于會議活動攝影攝像需要注意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這些內容能對大家有很大的幫助!如還有其它攝影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