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9-05-16
本章內容給大家分享一篇《奇葩說》的電視節目分析范文,文章是前輩們很久以前寫的,內容方面有一些過時。所以大家學習一下電視節目的分析技巧以及分析思路就好。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奇葩說》由愛奇藝馬東工作室出品,于2014年11月29日在愛奇藝獨家播出,目前兩季節目皆已收官。這是一檔為年輕人創造收看內容的節目,以辯論形式為主,尋找最能說話的人。《奇葩說》播出后迅速收到觀眾的青睞,在豆瓣上獲得了9.0的好評,第二季播放量達到6.2億次,它的成功有很多值得借鑒和思考之處,小編現從節目的主持人、節目辯題以及互動方式幾個方面來探究其成功因素。
一、主持群設置擴展話語體系
對于互聯網自制節目而言,點擊量與節目的成敗密切相關,而作為一檔網絡自制語言類真人秀節目,主持人和選手的成功選擇就成為增加受眾的關注度乃至關于節目成敗的核心問題。無論是第一季的“馬曉康”組合還是第二季的“KJM”組合都獲得了居高不下的人氣。
馬東是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曾大人201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語言類節目導演。在《奇葩說》節目中,他一改往日正經的風格,走上了搞笑的路線,形成反差效果。高曉松是著名音樂人、導演、制作人,博古知今,說話風格犀利。蔡康永是作家、主持人、說話柔和,喜歡采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講道理。走位舞蹈家和脫口秀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金星心直口快,言語麻辣大膽,擅以觀點取勝。幾個人你來我往,捧哏逗趣、言辭大膽,各自以其深厚的人文及主持功底串聯起整個節目。
為豐富其節目的看點,《奇葩說》每兩期會邀請一名娛樂圈當紅明星作為嘉賓和現場選手一同參與話題討論,他們也是主持人構成中的一員。“女神”或“男神”的加入,為節目對兩性話題增添了相應配比的女性或男性立梁,構成了節目多元化的話語體系,是辯題從內容和視角上都有所豐富和擴展。另外,還可以利用明星效應梳理綜藝節目品牌,擴大節目影響力。
二、內容引人思考,傳遞正能量
《奇葩說》針對的主要人群是年輕人,據統計,《奇葩說》20-29歲觀眾的比例占優86%。在節目開始前,都會與一個小短片,旁白為:“40歲以上的人請在90后旁邊觀看。”
在節目內容設置上,首先辯題的選擇都很貼近年輕人的生活,與現實息息相關,比如這是不是一個看臉的社會,愛上好朋友的戀人要不要追,異性閨蜜是不是謊言等。從雙方辯手的辯論當中傳遞的是一種現代社會的常態現象,年輕人可以從中獲得有效信息。在“使用和滿足理論”研究中,各類節目提供“滿足”的特點包括自我確認作用。90后受眾群體可以通過節目,對自身的行為有所反思,從而可以使自己在面臨同樣的問題時,選擇一種正確的結局方案。
其次,節目雖有感性的喧囂,但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辨。比如在海選中清華學子關于未來就業方向的詢問引發高曉松的痛斥,對于未來,他認為“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將道德高度上升到了“家國情懷”。而后在“要不要犧牲賈玲就大家”這期節目中,蔡康永總結發言時意外倒戈,生成“沒有人能剝奪別人的生命權”,堅持認為傳遞爭取的價值觀比一場辯論的輸贏更重要。
再次,節目即使互動,受眾參與度高。愛奇藝在《奇葩說》播出前,進行了前期的造勢工作,吸引受眾對節目進行關注與了解。《奇葩說》在愛奇藝官網有專區介紹節目的相關內容,包括節目正片、賽制進程、話題墻、導師介紹、奇葩排行榜、相關視頻、微博熱議。節目播出時受眾可通過彈幕實時發言評論,吐槽節目笑點。
在節目播出以后,一系列的公眾平臺相繼被創建。奇葩說吧、奇葩說專區、奇葩說電臺、奇葩說官方微博等,在網絡媒體上受到受眾極高的關注,截至目前,奇葩說巴黎的帖子達到23萬,主題有 7000多條;奇葩說官方微博粉絲數量達到53萬。奇葩說吧的話題包括受眾對辯題的討論,以及受眾提供的辯題。在奇葩說官網里,有專門的話題墻,手總可以根據自己意愿選擇支持的一方。
公眾平臺的利用,,例如通過網友的討論在網絡上征集辯題以及參與辯題的討論,使傳播者與受眾者能夠相互作用。受眾充分地參與到節目討論中,對節目的優化改進起著重要的作用。此時,受眾作為受傳者,同時也成為傳播者。受眾將接收到信息處理后反饋給傳播者,春播著便可以根據受眾的需求對節目進行一定的改進。受眾的觀點看法直接影響對節目的所持有的的態度,因此,公眾平臺的利用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得到受眾的反饋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節目更符合大眾要求。
結語
《奇葩說》在收視點擊率上獲得的成果,也標志著網絡自制節目新嘗試的成功。網絡自制節目逐漸走向正規化、精細化、通過傳播者與受眾間信息的交互反饋有利于節目的制作。網絡自制節目不斷嘗試用新的形勢吸引受眾,而網絡媒體的發展空間也還很大,這也意味著網絡自制節目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