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9-01-08
目前的傳播學中的組織傳播研究,內容豐富,學派紛呈,大體上可以分為基礎學派和現代學派兩大類。其中基礎學派主要包括古典學派、人際關系學派和人力資源學派;現代學派則主要包括系統學派、文化學派和批判學派。我們今天給編導藝考培訓的同學們介紹古典學派和人際關系學派
1. 古典學派
伴隨著19世紀末工業革命的到來,機械化大生產迅速取代了家庭手工作坊,一些古典管理理論也相應產生。古典管理理論對組織的核心比喻是“機械”。機械比喻中包含著專業分工、標準化、可替代以及可預測性等若干原則。古典學派側重于對管理要素和管理原則的考察,如等級結構秩序、自上而下的權力集中式管理、個人服從組織等,其管理目標在于用科學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古典學派的傳播內容主要是和工作有關的問題,信息傳播流向是沿著組織層級結構等級鏈自上而下垂直流動。雖然有許多傳播渠道可供選擇,但古典學派管理中書面傳播方式最為普遍。因為古典理論強調規則和程序在組織運作中的持久性,因此這些組織可能非常依賴如員工手冊、操作指南、崗位行為評估等正式的傳播手段。古典管理原則在今天的組織中仍然被廣泛運用,如軍隊組織、生產裝配車間以及快餐店等,這類組織的核心任務具有高度重復性和例行性,因此對紀律秩序和生產標準及工作效率的強調非常重視。
2. 人際關系學派
人際關系學派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進行的一系列調查研究,這些研究被稱為霍桑實驗。人際關系學派對組織的核心比喻是“家庭”。這一比喻包含著對員工社會需要和情感需要的重視,對組織中各種非正式社會因素的關注以及對管理風格變化的強調等。人際關系理論家強烈反對把個人當作可預測的組織里一個能夠隨意替換、只受經濟因素驅動的齒輪,而要求把員工看成是需要關系、社會互動和個人成就的人。在組織這一“家庭”中,管理者像“父母”一樣負責為孩子們提供良機,使他們的需要得到滿足,能力得到培養。
從傳播內容來看,與工作有關的傳播仍然存在,但它必須與有關人際關系的維持性傳播形影相隨。從傳播流向上看,人際關系學派不否定信息垂直流動的必要,但是卻大力提倡橫向流動,即成員之間的互動,因為它們對實現組織目標同樣重要。在傳播渠道上,面對面的傳播被突出強調,因為它包含更多古典學派中書面傳播難以包容的非語言暗示和反饋,因此有更強的社會表現內容,其非正式性也更多地體現了管理人性化的特點。
人際關系原則在當今組織中有多方面的體現。管理者普遍地不再把員工看成是可替換的齒輪,而相信員工具有與組織運作密不可分的需要和欲望。在決策過程中通常會考慮員工及其家庭需要等人性因素,比如倒閉企業會主動為員工安排就業或進行新的訓練。古典學派的分工原則常常導致工作高度專業化、規則化和過分單調,而人際關系學派則強調工作豐富化,突出激勵因素,通過工作的技術多樣性、工作認同性、工作重要性、自主性和重視反饋等特別設計來滿足員工較高層次的需求,如自尊與自我實現。人際關系學派認為,開放式傳播能以其社會性和非正式性,來滿足個人需要,減少沖突,從而提高企業績效。但是這種思想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