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1-09
最近有學習攝影攝像的同學詢問等效焦距是什么。這里給大家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幫到大家。
這得從焦距和畫幅說起。首先,焦距和我們鏡頭的可視范圍是緊密相關的。廣角鏡頭能同時拍到很廣闊的范圍內的物體,能拍到迪士尼城堡的頂部和底部。而長焦鏡頭只能拍到一個和狹窄范圍內的物體,從鏡頭后面看起來就好像是把前方遠遠的一個小東西放大了一樣。這就是關于焦距和可視角度之間的關系。
我們先把它們放在一邊,來看看畫幅的問題。我們都聽說過一個詞“全畫幅”。全畫幅的意思是數碼感光元件CMOS和之前世界上廣為流行的一種膠片尺寸也就是135柯達小鐵桶的那種膠片的尺寸完全相同。而非全畫幅的數碼相機的尺寸就各不一樣了。比如尼康和佳能的APS-C畫幅和奧林巴斯的M4/3畫幅,你可能沒有想到的是感光元件尺寸的變化會嚴重影響最終拍出來的照片的看上去的焦距效果。
同樣的鏡頭,越小的感光元件拍攝到的效果越“長焦”
比如上面這張圖是我從我們《自由職業攝影師》課程里截取出來的一頁課件(課程查看方法已在文末列出),你可以看到當我們的感光元件比較大也就是綠色的時候,也就是全畫幅的感光元件尺寸,它能拍到前面很廣闊的一個空間,包括建筑的頂部和底部。如果在鏡頭不更換、不變焦的條件下,我只是把感光元件縮小成褐色的尺寸了,那么實際上它能記錄下來的就只剩下剛才那個全畫幅的那張照片中央的一部分了。
你能想象么?就如同我把一張大照片四個邊都裁了,只留下中間一部分。但是別忘了雖然感光元件變小了,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可以放到同一個屏幕上觀看,所以你最終感覺到的是城堡中央的一部分被放大了。聽起來很耳熟,它很像是長焦鏡頭的效果。所以當感光元件一縮小,我們所感覺到的它的鏡頭的可視范圍就變狹窄了,變成只能拍剛才這個世界的中間一部分的效果,它的焦距就偏向于長焦了。
這么一來就很不好玩了,大家都用的是相同的鏡頭,但是不同畫幅的相機用同一個鏡頭拍出來的效果很不一樣怎么辦呢?我們就需要統一到一個標準上來,怎么統一呢?就是你手上的這只鏡頭的真實焦距乘以你的等效焦距系數。比如說佳能的非全畫幅機身的等效焦距系數為1.6,尼康的非全畫幅機身的等效焦距為1.5,而奧林巴斯為首的M4/3微單相機的等效焦距系數為2。也就是說當一個全畫幅機身所用的鏡頭為50mm的時候,它拍出來的效果跟一個尼康的APS畫幅的非全幅機身使用35mm鏡頭拍出來的效果是比較類似的。為什么呢?因為尼康的35mm鏡頭用在非全幅機身上時乘以系數1.5等于52.5,和50mm的鏡頭效果非常接近。如果是M4/3系統的相機,它使用25mm鏡頭的時候拍出來的效果和全幅的50mm鏡頭是非常類似的,25mm乘以系數2正好等于50mm。
我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大家用的都是同一支鏡頭,例如都是100mm鏡頭,那么全幅機身用這支鏡頭拍出來是100mm的效果,那么非全幅機身例如APS畫幅乘以1.5的話就變成了150mm鏡頭的長焦鏡頭效果,而M4/3系統的相機因為要乘以2,所以100mm的鏡頭上在M4/3系統相機上就變成了200mm的焦距效果。我想你已經明白我的意思了,正是因為我們不同畫幅的機身用同一支鏡頭拍出來的效果不一樣,我們想統一一個標準所以才制造了一個等效焦距的概念。所謂等效,就是等于全畫幅機身效果的這么一種焦距。
我順帶補充一條知識,也正是因為這種同一只鏡頭在非全畫幅機身上會變得更長焦的特性,所以才會有人說想拍超廣角的畫面的話盡量使用全幅機身,因為它不會乘系數而變得更長焦。想使用長焦鏡頭拍鳥的話,盡量使用非全幅機身。因為同樣一支鏡頭放在非全幅機身上就變得更長焦了。
這就是關于等效焦距問題的解答了,希望能解決大家的問題。不斷的學習攝影的相關知識,去拍攝練習,才能拍出好照片。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