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7-08-17
很多年輕人都感嘆策劃通過難,難于上青天。究其原因,會發現這些策劃空有 “枝葉”而沒能夠體現出提案者的熱情。所謂熱情,換句話說就像是將策劃案貫徹到底的希望、條理、核心等東西。如何簡單有效地檢驗節目策劃是好是壞呢?可以用下面的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節目概念=a×(x+y+z)。
其中,元素a即主題,可以說是節目源動力或者說其獨有的色彩。吉田正樹認為,策劃案中最重要的是電視臺想要對觀眾傳達些什么。所以a越是能占領視線,策劃越是有意思。
總而言之,a就是節目中不管變換、取消或是添加任何部分都能貫徹到底的一種節目之魂。而x、y、z則是構成策劃案的要素,是依附于骨架的血肉。
對于近幾年來的潮流來說,除開a×(x+y+z)的公式,好像又出現了ab×(x+y+z)的新流派。其中a是相對保守的節目基本概念,而b則是從新角度出發的“冒險”元素。
吉田正樹提出:“做策劃不應該死守安全線,也不能完全冒險。”
換種說法,就是要將20%的“未知”與80%的“已知”合在一起,將“未知”作為調料來給節目提味。從而增加節目的精彩度。
當然,只是掌握了這樣一個公式并不足以孕育新的想法,但起碼可以對手頭已有的東西進行驗證、改進。
所謂“冒險”元素,對于公式中提到的冒險元素b,吉田正樹舉出了兩個方向。
1、讓人覺得領先時代半步的東西:比如像后續在網絡上的展開、主持人單獨一人邊行走邊做節目的形式等,領先時代半步的東西。雖然不走尋常路可能會提高節目的風險,同時卻也與節目能否成功緊密相連。
2、不知為何就讓人覺得不安的要素:娛樂產業的鐵則之一,一開始就知道結果的東西是不會大賣的。大家之所以喜歡看懸疑劇,就是因為最后能獲得安心下來的解放感。做節目策劃也是同樣的道理。正因為觀眾對結果的渴望,插入不安要素才更能招攬觀眾。
至于將b元素的比重設置在20%也是很好理解的。多了則讓人覺得無法實現,少了又變得無趣。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