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m.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20
不少同學覺得節目策劃不好寫。確實,很多時候自己費盡心思寫得策劃,最后再看的時候卻發現全是漏洞。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節目策劃的文案,可以參考一下格式和思路。
一、欄目名稱
名稱:《青春子午線》
口號:尋找最美故事,共筑純真夢想。
二、欄目宗旨
主要以孩子的故事或孩子與父母的故事為主,但要有真實性和特殊性。這些故事可以是快樂的,也可以是悲傷的。但作為孩子自己要有夢想,來講述夢想,讓人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孩子們圓夢。
三、欄目定位
1.目標受眾定位:對一些已為人父母的人群,生活于呵護下的孩子們。
2.內容定位:尋找一些或歡樂、或感人、或幸福、或悲傷的故事,而少年兒童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節目組走訪各省、市、縣、鄉,挖掘故事,直面人生。意在尋找動人故事,讓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學生們逐夢的故事。
四、欄目概況
1.播出形態:錄播
2.播出時間:每周一晚20:10分至21:30,節目重播時間周二晚19:40至21:10;
3.時長:一小時二十分鐘;
4.主持人劃分:總共設定兩位主持人,一男一女,均屬內景主持人。
五、單期節目主題確定
1.節目主題“跳動的音符”描述:當前社會就業難,畢業堪比失業。想要在社會中站穩腳,就要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許多孩子從小就學習藝術特長,勤加練習,這其中出現了許多成功的藝術家,例如鋼琴家朗朗等知名藝術家。學習藝術特長,除了要付出比同齡人更多的時間去練習,還要有相對高的收入支撐,而本期節目邀請的嘉賓就是一位條件普通但心懷音樂夢的小提琴練習生,講述她在逐夢路上的故事。
2.涉及話題:“我要成為小提琴家”。
六、節目構成要素
1.VCR:李祺是一名高中生,雖然家庭條件很普通,但她擁有一個音樂夢,VCR主要拍攝其平時練習的資料,與家長共同練習的資料,對同學及老師采訪。
2.演播室:除主持人和李祺,還邀請了她的父母,李祺的音樂老師。場內還坐有70名觀眾,其中有許多學習藝術的學生和權威的指導老師。
七、主持人功能劃分
在節目中有一男、一女兩主持。男主持負責對父母的問答,女主持負責對孩子的引導。
八、環節設置及思路(重點)
環節一:求學歷程。主要圍繞嘉賓李祺,聽她講述她求學中的歷程、困難及成就。
環節二:嘉賓互動。主持人與嘉賓的父母、老師進行交流,將更多的細節展示在觀眾面前,讓觀眾知曉更多主人公不為人知的故事。
環節三:播放爸爸媽媽對嘉賓所說的心里話VCR,讓嘉賓更加清楚父母對自己夢想的支持?,F場由嘉賓表達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
環節四:觀眾互動。在場的觀眾有許多和李祺一樣同齡的藝術學生,他們相近的年齡和對藝術的追求拉近了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他們之間的互動能夠更深層次展現出求學路上的艱辛,堅持夢想的感動。
九、嘉賓及觀眾選擇
1.嘉賓選擇:李祺是一名高中生,她從小在母親的培養下學習小提琴。雖然李祺家境一般,但面對高額的學費,母親堅持讓她學習。轉眼李祺已高二了,面對繁重的學業,她仍然堅持學習小提琴,父母非常支持她,一家人將收入的一半都投入了李祺的小提琴學習中。
2.現場觀眾及選擇:選取從小學習藝術的人群,節目組再邀請一些具有特殊經歷的孩子及家庭來到現場,來與講述者互動。
十、可行性分析
1.嘉賓的選擇隨具有個性,但仍然在中學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由嘉賓展開的話題容易引起共鳴;
2.VCR的拍攝能夠起到補充內容的效果,因此,內容豐富的VCR資料易于實現對動情點的打造;
3.男女主持人的配合易于實現對談話內容的深入,既能夠涉及到所談內容較為嚴肅的方面,同時也易于實現情緒的推進。
十一、亮點陳述:
1.嘉賓的設置。以李祺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學習藝術的少年,他們的成長故事往往會感染人們,通過他們的求學歷程會為更多的孩子、家庭傳遞正能量。
2.故事的感染力。好故事要有可看性和可聽性,這些故事能激勵人,能吸引人。而孩子又是最真實的,他們逐夢的故事注定感人。
3.圓夢時刻的刺激。作為嘉賓,他們的經歷會對夢想有自己正確的認識。圓夢與否,都是對觀眾的吸引。
十二、經費預算
制片人3000元
主持人2名(2500元X2)
嘉賓(視情況)
編導(3000元X2)
攝像(2500X5)
后期制作(1500X3)
雜費(化妝品,沙發,桌子,現場布置、音響、燈光等設備)
共計:100萬
十三、人員分工
制片人1名
主持人2名(1男1女)
嘉賓(每期1名)
編導(2名)
攝像(5名,內景3加1搖臂,外景1名)
后期制作(3名)
導播(2名)
十四、舞美風格
易于談話的場景的打造,包括:圓桌,兩張沙發,一個夢想舞臺,嘉賓的位置則正對著觀眾席。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